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早期部分患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随病情进展有代谢废物潴留等表现,晚期有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还有肾小管重吸收及浓缩-稀释功能障碍相关表现)、泌尿系统相关表现(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为主)、全身症状(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约半数以上患者出现与多种因素相关的高血压)
一、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相关表现
早期:部分患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时,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会出现代谢废物潴留的相关表现。例如,血肌酐、尿素氮等升高,患者可能会有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这是因为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患者可能在生长发育方面受到一定影响,由于肾功能受损,影响了营养物质的代谢和生长激素等的正常调节;老年患者则可能在基础疾病较多的情况下,肾功能损害的症状更容易被原发病掩盖或加重。
晚期:当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时,会出现一系列严重表现。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表现为水肿(尤其是下肢、眼睑等部位)或脱水,高钾血症时可出现心律失常,代谢性酸中毒时患者可有深大呼吸等。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肾功能损害可能会对其体内环境的稳定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因为女性的内分泌等生理因素与肾功能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水钠潴留,进而加重水肿等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2.肾小管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可出现肾性糖尿,即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但血糖正常。这是因为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受损。对于儿童患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其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取和利用;老年患者由于肾小管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更容易出现肾性糖尿等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的表现。
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障碍:表现为夜尿增多。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具有浓缩和稀释尿液的功能来调节机体的水盐平衡。当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受损时,夜间尿液增多。对于有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会加重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障碍相关的夜尿增多症状;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对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夜尿情况。
二、泌尿系统相关表现
1.蛋白尿:一般为轻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1-2g左右,以小分子蛋白尿为主。这是因为间质性肾炎主要累及肾小管间质,影响了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等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尿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肾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尿可能对其肾功能的进一步发展有更重要的影响;老年患者则可能在原有肾脏基础上,蛋白尿的出现提示病情的进展。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较少见。血尿的产生是由于炎症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或肾小管间质的血管破裂等原因。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高血压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从而更容易出现血尿等表现;女性患者在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时,血尿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因为女性的尿道短等生理特点使其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而感染又会加重间质性肾炎的病情,导致血尿等症状。
三、全身症状
1.贫血: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常出现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肾功能损害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有关。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造血功能的减退等情况,肾功能损害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进一步加重贫血;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对红细胞等血液成分的需求,贫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能力。
2.高血压:约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其发生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对于有高盐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患者,高血压更容易发生且难以控制;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血压更容易波动,高血压的控制可能相对更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