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注意饮食调节,应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以维持营养状况、减轻肾脏排泄负担;选择低盐食物控制水钠潴留、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选择低钾食物避免高钾血症引发严重并发症;选择低磷食物维持磷钙平衡、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且不同年龄段患者饮食调整有相应特点。
一、优质蛋白质食物
1.来源及选择:可选择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鸡蛋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组成与人体需要最接近,生物利用率高;牛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的蛋白质也是优质蛋白;瘦肉如鸡肉、鱼肉等,其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6-0.8克优质蛋白质为例,若患者体重为60公斤,每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36-48克左右,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到每餐。对于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年龄、病情等调整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一般遵循个体化原则,保证满足生长发育需求的同时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意义:摄入优质蛋白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因为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丰富,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相对较少,能减轻肾脏的排泄负担。例如有研究表明,合理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保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延缓病情进展。
二、低盐食物
1.原因及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水肿和高血压,所以要限制盐的摄入。应选择低盐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尽量选择含钠量低的品种)、水果等。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克以下。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严格限制盐摄入更为重要,因为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加重肾脏损害。在烹饪时可使用无盐酱油等替代产品来调味,但要注意其钠含量情况。对于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也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避免养成高盐饮食的习惯,因为儿童时期的饮食偏好可能会延续到成年,影响长期健康。
2.意义:减少盐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水钠潴留,降低血压,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利于病情的控制。研究发现,严格遵循低盐饮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其血压控制情况往往较好,水肿症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低钾食物
1.来源及选择: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钾的排出减少,容易出现高钾血症,所以要选择低钾食物。如大米、面粉等主食;南瓜、冬瓜等蔬菜;部分苹果、梨子等水果(但要注意适量,因为水果整体含钾量有差异)。一般来说,每100克食物中钾含量低于150毫克的可视为低钾食物。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钾摄入量应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例如,大米每100克含钾约110毫克,冬瓜每100克含钾约77毫克等,可根据这些数据合理搭配饮食。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需求,在选择低钾食物时更要谨慎,要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严格控制钾的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2.意义:避免高钾血症的发生,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研究显示,通过饮食控制钾的摄入,能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高钾血症的风险。
四、低磷食物
1.来源及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排磷减少,容易出现高磷血症,进而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所以要选择低磷食物。如精制米面;部分蔬菜如白菜、萝卜等;苹果、草莓等水果。一般每100克食物中磷含量低于150毫克的可视为低磷食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磷摄入量应控制在800-1000毫克左右。例如,精制大米每100克含磷约110毫克,白菜每100克含磷约27毫克等,可依据这些数据进行饮食搭配。对于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骨骼生长等需求,在控制磷摄入的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钙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饮食安排,确保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且不加重肾脏负担。
2.意义:控制磷的摄入有助于维持体内磷钙平衡,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低磷饮食控制可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