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需要透析吗
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肾衰竭在严重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明显水潴留时需透析;慢性肾衰竭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伴明显尿毒症症状或严重电解质紊乱难纠正时需透析。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用于急慢性肾衰竭及可清除毒物的急性中毒;腹膜透析适用于行动方便稳定的慢性肾衰竭等人群。透析需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等,儿童患者要营养支持和心理关怀,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调整方案。
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肾衰竭在严重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明显水潴留时需透析;慢性肾衰竭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伴明显尿毒症症状或严重电解质紊乱难纠正时需透析。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用于急慢性肾衰竭及可清除毒物的急性中毒;腹膜透析适用于行动方便稳定的慢性肾衰竭等人群。透析需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等,儿童患者要营养支持和心理关怀,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调整方案。
一、肾衰竭何时需要透析
(一)急性肾衰竭
1.指标及意义
当急性肾衰竭患者出现严重的高钾血症,血钾浓度>6.5mmol/L,且药物治疗难以纠正时,通常需要透析。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危及生命。
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值<7.15,经补充碱性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时,也需考虑透析。因为严重酸中毒会影响机体的多种代谢过程和脏器功能。
出现明显的水潴留,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水潴留相关表现时,例如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头痛、呕吐等症状,提示体内液体过多已影响重要脏器功能,需要透析来清除多余水分。
(二)慢性肾衰竭
1.指标及意义
当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15ml/(min·1.73m2),并且出现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如严重的恶心、呕吐、乏力、贫血等,一般需要考虑透析。此时肾脏已无法正常排出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环境,尿毒症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透析可帮助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改善症状。
对于合并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难以纠正,如严重的低钠血症或高磷血症等,且药物治疗效果差时,也需要透析干预。例如严重高磷血症可导致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影响骨骼健康和全身代谢。
二、透析的方式及适用情况
(一)血液透析
1.适用情况
各种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尤其是急性肾衰竭出现上述需透析情况的患者,以及慢性肾衰竭达到透析指征的患者。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过滤后再回输体内,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对于一些急性中毒患者,如药物或毒物中毒且中毒物质能够通过血液透析清除的情况,也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例如某些安眠药中毒等情况,血液透析可加速毒物的排出。
(二)腹膜透析
1.适用情况
适用于一些行动相对方便、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实现毒素和水分的交换,然后排出含有毒素和多余水分的透析液。对于儿童慢性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可能更具优势,因为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且操作相对方便,可在家中进行部分操作。对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若存在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等情况,腹膜透析也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因为它对心血管的影响相对较小,能更好地维持内环境稳定。
三、透析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情况
(一)一般注意事项
无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患者,都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透析充分性,通过监测相关指标来评估透析是否达到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目的。
(二)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患者
儿童进行透析时,要特别注意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透析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和代谢,需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热量等营养供给。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由于疾病和治疗过程可能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需要给予心理关怀和支持。
2.老年患者
老年透析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透析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地调整透析方案,避免因透析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例如,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透析时的超滤速度,避免过快超滤导致低血压等心血管并发症。同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管理,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以提高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