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为什么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肾衰竭时肾脏排酸功能障碍是代谢性酸中毒重要原因,包括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致酸性物质蓄积、肾小管泌氢及重吸收碳酸氢根功能异常;肾衰竭时机体代谢紊乱会进一步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如酸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碱性物质丢失增多;儿童肾衰竭患者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需密切监测干预;老年肾衰竭患者代谢性酸中毒隐匿且病情重易合并器官损害,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并注意营养支持。
一、肾衰竭时肾脏排酸功能障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重要原因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
1.肾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GFR)显著下降,肾脏排出固定酸的能力明显减退。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分泌等过程维持酸碱平衡,当GFR降低时,酸性代谢产物如硫酸、磷酸等不能充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从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随着病情进展,GFR进行性下降,体内酸性物质排泄障碍的情况会愈发严重。
(二)肾小管泌氢及重吸收碳酸氢根功能异常
1.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障碍:
肾衰竭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碳酸酐酶活性降低,使二氧化碳和水结合生成碳酸的过程受阻,进而影响碳酸氢根的重吸收。正常情况下,近端肾小管能重吸收滤过碳酸氢根的绝大部分,当该功能出现障碍时,碳酸氢根丢失增多,导致血浆碳酸氢根浓度降低,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
远端肾小管主细胞泌氢是通过质子泵(H-ATP酶)来实现的,在肾衰竭时,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质子泵功能受损,泌氢减少,使得尿液中可滴定酸及铵根离子(NH)的生成减少,不能有效地将体内的酸性物质排出,从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例如,某些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远端肾小管泌氢功能的异常,使得酸性物质在体内潴留。
二、肾衰竭时机体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代谢性酸中毒
(一)酸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
1.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肾衰竭患者由于蛋白质摄入限制以及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蛋白质分解加速,产生更多的酸性代谢产物。例如,肌肉分解增加会产生硫酸、磷酸等含硫、含磷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进一步加重代谢性酸中毒。
2.糖代谢障碍:
肾衰竭时患者糖代谢紊乱,糖的有氧氧化受阻,无氧酵解增强,产生更多的乳酸等酸性物质。同时,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也会影响糖的代谢,导致乳酸等酸性产物在体内堆积,加重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
(二)碱性物质丢失增多
1.肠道丢失碱性物质:
肾衰竭患者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肠道黏膜对碱性物质的重吸收减少,同时肠道细菌对肠道内容物的分解可能会影响酸碱平衡,导致碱性物质从肠道丢失增多,进而促进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呕吐症状时,会丢失大量含有碳酸氢根的消化液,从而使体内碱性物质减少,加重酸中毒。
三、不同年龄段肾衰竭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肾衰竭患者
1.特点: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衰竭时代谢性酸中毒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更为显著。儿童肾脏的代偿功能相对较弱,肾小球滤过率较低,且蛋白质分解代谢相对成人更旺盛,酸性代谢产物生成相对较多,同时儿童的肾小管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泌氢及重吸收碳酸氢根的能力较成人差,所以儿童肾衰竭时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更为严重,且更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骨骼发育异常等情况。
2.应对:
对于儿童肾衰竭患者,要密切监测酸碱平衡指标,及时发现代谢性酸中毒并进行干预。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儿童的营养状况,保证蛋白质的合理摄入,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二)老年肾衰竭患者
1.特点:
老年肾衰竭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肾脏功能减退更为明显,且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老年患者蛋白质分解代谢相对减慢,但肾脏排酸功能下降更为突出,同时老年患者的肾小管功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泌氢及重吸收碳酸氢根的能力降低,所以老年肾衰竭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可能较为隐匿,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重,且更容易合并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
2.应对:
老年肾衰竭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在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高血压、血糖等。同时,要注意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保证机体的基本代谢需求,避免因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