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病因有哪些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与脱水相关因素、高血糖相关因素及应激因素有关。脱水相关因素包括水分摄入不足(老年人群、精神障碍或昏迷患者、水源获取困难等)和水分丢失过多(大量出汗、胃肠道失水、肾脏失水等);高血糖相关因素有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在相应情况时血糖升高)以及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应激因素包含感染(如肺部感染等引发炎症反应致血糖升、脱水加剧)、手术(大中型手术致机体应激反应使血糖升高)、创伤(严重创伤致机体应激使血糖升、水分丢失)等,这些因素易诱发该昏迷。
一、脱水相关因素
1.水分摄入不足:
老年人群:老年人的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相对更易出现水分摄入不足的情况。例如,部分老年患者因行动不便、认知障碍等原因,不能及时主动补充水分,在高温环境下或患病期间更易发生。
精神障碍或昏迷患者:这类患者无法自行摄取水分,若未得到适当的补液支持,会导致机体水分持续丢失,进而使血液浓缩,血糖相对升高,增加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风险。
水源获取困难:在一些特殊环境或情况下,如偏远地区、自然灾害等,患者可能无法获取足够的饮用水,长时间处于水分摄入匮乏状态,也是引发该病症的因素之一。
2.水分丢失过多:
大量出汗:在炎热季节或剧烈运动后,人体通过出汗散失大量水分,如果没有及时补充,会使体内水分减少,血液浓缩。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其本身存在代谢紊乱,出汗导致的水分丢失更易影响机体的渗透压平衡。
胃肠道失水:频繁的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会导致大量水分从胃肠道丢失,如患有急性胃肠炎的患者,短时间内丢失大量体液,若糖尿病患者发生此类情况,就容易打破体内的水盐平衡,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创造条件。
肾脏失水:某些肾脏疾病或使用一些引起肾脏浓缩功能障碍的药物,会导致肾脏排出过多水分,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肾性糖尿或使用了某些利尿剂等,都可能使肾脏失水增加,引起机体脱水。
二、高血糖相关因素
1.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
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应激状态下,如感染、手术、创伤等,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而胰岛分泌不能相应增加,导致血糖显著升高。例如,当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炎症刺激会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血糖难以控制,从而增加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几率。
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如果胰岛素治疗不规范,如胰岛素剂量不足或中断治疗等,血糖会迅速升高。比如1型糖尿病患儿,家长若未能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在感染等诱因下,极易出现血糖的大幅波动,引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血糖显著升高时,超过了肾糖阈,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导致肾小管腔内渗透压增高,阻碍水的重吸收,引起渗透性利尿,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体外,进一步加重脱水和高渗状态。例如,血糖浓度超过16.7mmol/L时,就可能出现明显的渗透性利尿现象,使得机体水分丢失加剧,内环境紊乱,增加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风险。
三、应激因素
1.感染:
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以肺部感染为例,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物质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同时,感染引起的发热、呼吸加快等会导致水分丢失增加,进一步加重脱水和高渗情况,从而诱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感染是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常见的诱因之一。
2.手术:
大中型手术:手术本身是一种应激源,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血糖升高。例如,腹部手术等大中型手术,会刺激机体释放应激激素,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就容易出现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手术时,术前要严格控制血糖,调整好降糖方案,术中术后密切监测血糖及水、电解质平衡,以降低手术相关的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风险。
3.创伤:
严重创伤:如骨折、大面积烧伤等。创伤会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会使血糖升高。同时,创伤引起的疼痛、紧张等也会进一步影响血糖的代谢。例如,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受损,水分丢失严重,且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血糖容易升高,若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创伤,就更易诱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对于创伤后的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血糖监测和水分、电解质的补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