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5期是什么意思
慢性肾病5期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肾脏严重受损,出现代谢废物蓄积、贫血、皮肤瘙痒等诸多临床症状,治疗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方式,预后相对较差,不同特征患者预后有别。
慢性肾病5期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肾脏严重受损,出现代谢废物蓄积、贫血、皮肤瘙痒等诸多临床症状,治疗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方式,预后相对较差,不同特征患者预后有别。
慢性肾病5期属于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也被称为肾衰竭终末期或尿毒症期。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IGO)指南中的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慢性肾病5期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常低于15ml/(min·1.73m2),此时肾脏已经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发挥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功能。患者体内会出现大量代谢废物和毒素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紊乱,常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严重的恶心、呕吐、乏力、贫血、皮肤瘙痒等。
一、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情况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当发展到慢性肾病5期时,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意味着肾脏过滤血液的能力大幅减弱。例如,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慢性肾病5期的肾小球滤过率标准是一致的,但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慢性肾病的评估还需结合身高、体重等因素综合判断其肾小球滤过率是否处于5期水平。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其发展到慢性肾病5期时,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可能是在原有基础疾病导致肾脏逐步受损的过程中出现的最终严重阶段,此时需要特别关注其整体健康状况,因为基础病史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患者在慢性肾病5期的治疗和预后。
二、临床症状表现及影响
1.代谢废物蓄积相关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这是因为体内蓄积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慢性肾病5期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恶心、呕吐会导致患儿进食减少,营养摄入不足。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肾病发展到慢性肾病5期的患者,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还可能因为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如神经病变等,进一步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加重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影响:由于水钠潴留和毒素蓄积,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问题。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慢性肾病5期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在慢性肾病5期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一些。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展到慢性肾病5期时,血压控制会更加困难,因为肾脏排泄功能的严重受损使得降压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也受到影响,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降压方案。
2.贫血相关情况:慢性肾病5期患者常伴有贫血,这是因为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当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时,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贫血。儿童患者出现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特别关注贫血的纠正。对于女性患者,慢性肾病5期的贫血可能会加重其乏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发展到慢性肾病5期时,贫血的发生可能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对造血系统的间接影响等因素有关,需要综合评估贫血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3.皮肤症状:皮肤瘙痒较为常见,是由于毒素蓄积和钙磷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皮肤瘙痒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患者,皮肤瘙痒可能会导致其搔抓皮肤,引起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在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中,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发展到慢性肾病5期时,皮肤瘙痒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肾脏缺血缺氧,进而影响皮肤的营养供应和代谢。
三、治疗及预后相关
1.替代治疗方式
血液透析:通过机器过滤血液来清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是慢性肾病5期常见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儿童患者,血液透析需要特别注意血管通路的建立,因为儿童的血管较细,建立长期稳定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对于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时需要更加关注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因为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对较弱,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等心血管并发症。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发展到慢性肾病5期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脑部血流情况,防止因血压波动过大导致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进行透析,将透析液灌入腹腔,通过弥散和渗透作用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腹膜透析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其腹腔的发育和营养吸收,但需要注意预防腹膜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女性患者,腹膜透析可能会对其生殖系统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监测和指导。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发展到慢性肾病5期进行腹膜透析时,需要评估腹腔的情况,因为腹部手术史可能会影响腹膜的功能和透析效果。
肾脏移植:是治疗慢性肾病5期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恢复肾脏的正常功能。但肾脏移植需要合适的供体,并且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对于儿童患者,肾脏移植需要考虑免疫抑制剂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指标。对于有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肾脏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本身存在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增加移植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2.预后情况
慢性肾病5期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要长期依赖替代治疗或等待肾脏移植。不同年龄、性别、基础病史的患者预后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在进行肾脏移植后可能预后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预后相对较差。女性患者在慢性肾病5期的预后可能受到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整体预后可能略逊于男性患者。有严重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慢性肾病5期的预后更差,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综合治疗和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