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导致排泄代谢废物等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病因有肾前性(如有效血容量减少)、肾性(如肾实质损伤)、肾后性(如尿路梗阻)因素;慢性病因包括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上,急性有起始期、维持期(少尿或无尿等)、恢复期;慢性有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系统症状。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等)、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休息)、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纠正紊乱、控制血压等)和替代治疗(透析、肾移植)。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需注意不同事项,预防则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肾毒性药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感染。
一、肾功能不全的定义
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导致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功能出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
二、病因
1.急性肾功能不全病因
肾前性因素:常见于有效血容量减少,如大量失血、严重脱水、烧伤等,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心输出量减少,也可使肾脏血液灌注减少。
肾性因素:包括肾实质损伤,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肾脏疾病;肾血管疾病,如肾动脉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等;药物或毒物损伤,如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重金属等。
肾后性因素:主要是尿路梗阻,如双侧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积水,进而影响肾功能。
2.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因
原发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等,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原因。
继发性肾脏疾病:常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等。
遗传性肾脏疾病:如遗传性肾炎、多囊肾等,可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
起始期:患者常存在导致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如低血压、缺血、脓毒血症等,但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此阶段可无明显症状。
维持期:又称少尿期,患者可出现少尿(尿量少于400ml/d)或无尿(尿量少于100ml/d),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出现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水钠潴留表现;以及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非少尿型,即尿量在正常范围,但仍有肾功能减退。
恢复期:患者尿量逐渐增多,可达到每日30005000ml,肾功能逐渐恢复,但在恢复期早期,仍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和氮质血症。
2.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是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等。
血液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还可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炎等。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加重肾脏损害;心力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出现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甚至昏迷等。
呼吸系统症状:可出现气短、气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
皮肤症状: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干燥、脱屑等症状。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近期是否有感染、用药等情况。
2.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少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评估肾功能;检测血常规,了解是否存在贫血;检测电解质,了解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
尿液检查:检测尿常规,了解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检测尿比重、尿渗透压等,评估肾小管功能。
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CT等,可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有助于判断病因。
肾活检:对于病因不明的肾功能不全患者,肾活检可明确肾脏的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限制钠盐摄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控制钾、磷摄入,避免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
休息: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2.病因治疗
对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血容量不足、控制感染、停用肾毒性药物等。
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延缓肾功能进展。
3.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或限制水分、电解质摄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控制高血压:可使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治疗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等药物治疗贫血。
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替代治疗
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适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替代肾脏部分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可恢复肾脏的正常功能,但需要合适的肾源和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用药需严格掌握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肾功能储备较差,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老年人的抵抗力。
3.孕妇:孕妇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怀孕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4.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对于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的人群,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注意休息,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七、预防
1.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
2.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药物。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4.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