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
急性肾盂肾炎发作时,因局部组织损伤或细菌代谢产物影响,尿蛋白可呈阳性,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较少,多在炎症控制后消失。慢性肾盂肾炎因病程迁延,可能引发肾小管和间质损害,导致持续性肾小管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2g,以小分子蛋白(如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为主。蛋白尿的出现与肾小管功能减退相关,患者可能伴有低比重尿、夜尿增多等表现。需注意,急性期蛋白尿多为非肾小球源性,与感染直接相关;而慢性期蛋白尿则提示肾小管损伤。
若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尿,需结合发热、腰痛、尿频尿急等典型症状,以及尿培养、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及时规范治疗可减少蛋白尿发生,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