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区别在于起源部位、心电图表现、临床症状、治疗与预后等方面。
1.起源部位
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室,尤其是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心肌传导纤维或心室肌;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房、窦房结或房室交界区等心室以上部位。
2.心电图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上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超过0.12秒,心室率增快且心律可能不规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上QRS波群形态正常,时限一般不超过0.12秒,心室率同样增快但波形相对规整。
3.临床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症状较重,可能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晕厥甚至休克;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心悸、心慌,可伴有胸闷、头晕等。
4.治疗与预后
室性心动过速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可能采用药物治疗、电复律等,预后相对较差;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等,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