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以肾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肾脏疾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
该病的发病原因多样。药物是常见诱因,如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非甾体抗炎药、质子泵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能作为过敏原或直接毒性物质,引发肾间质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损伤。感染因素也不容忽视,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都可能侵犯肾间质,导致炎症发生。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相关。
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常出现多种症状。早期可能仅有乏力、低热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量改变,如少尿或无尿,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会有皮疹、关节痛等过敏表现。实验室检查常显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尿检可见白细胞尿、蛋白尿等。一旦确诊,需及时停用可疑药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控制炎症,以改善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