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与肾衰竭的区别一般包括疾病概念、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表现、肾功能指标预后情况等。
1.疾病概念
肾炎是肾脏发生炎症反应的统称,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免疫异常等,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或肾小管等肾脏组织出现炎症损伤。肾衰竭则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意味着肾脏功能严重受损。
2.病情严重程度
肾炎病情相对较轻,早期及时治疗,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或保持稳定。肾衰竭病情较重,肾脏功能已出现明显衰退,难以完全恢复,且会逐渐进展,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3.症状表现
肾炎常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肾衰竭除上述症状可能加重外,还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4.肾功能指标
肾炎患者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会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进展,升高幅度会越来越大,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能力严重下降。
5.预后情况
肾炎若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预后一般较好,患者可长期保持正常生活。肾衰竭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生命也会受到威胁,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也能延长生存期。
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或怀疑肾脏有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明确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