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有消化道症状如右下腹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贫血,腹部体征有右下腹固定压痛、增生型肠结核的腹部肿块,还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
一、消化道症状
1.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因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在进餐时诱发,这是由于进餐引起胃肠反射或蠕动增加,病变肠段受刺激所致。疼痛后常伴排便,便后疼痛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儿童患者因表述不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2.腹泻与便秘交替:腹泻是肠结核常见症状之一,粪便多呈糊样,一般无脓血,不伴里急后重。这是因为病变肠段炎症和溃疡使肠功能紊乱。而便秘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是由于病变肠段梗阻,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所致。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因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肠结核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表现可能更复杂,需密切观察。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热,呈午后低热,可伴有盗汗。这是结核杆菌毒素释放引起的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严重的结核毒血症时,如干酪型肠结核、粟粒型肺结核等,发热表现可能更明显。对于女性患者,月经不调等情况也可能与结核中毒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有关。
2.消瘦、乏力、贫血: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增加,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等表现。长期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等。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瘦、乏力可能会影响其身高、体重的增长,需要特别关注营养支持等问题。
三、腹部体征
1.腹部压痛:右下腹常有固定性压痛,是因为病变主要位于回盲部。但需注意与其他右下腹病变鉴别。
2.腹部肿块: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常位于右下腹,质地中等,比较固定,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这是由于肠壁增厚、粘连或形成结核性肉芽肿所致。如果腹部肿块突然出现疼痛,要考虑是否有肠梗阻或结核病灶破溃等情况。
四、并发症表现
1.肠梗阻:是肠结核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增生型肠结核。表现为腹痛加重、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儿童发生肠梗阻时,病情变化较快,需及时处理。
2.肠穿孔:较少见,多发生于干酪型肠结核。可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有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肠结核的症状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全身症状不典型,而儿童患者可能以腹痛、发热、生长发育迟缓等为主要表现;有免疫缺陷病史的人群,肠结核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