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该注意什么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从多方面进行应对。紧急处理要立即停止诱发因素并及时送医;日常护理中急性期禁食,恢复期注意饮食循序渐进且避免刺激食物,保证休息并病情稳定后适当轻度活动;病情监测要关注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基础疾病管理上,肝病患者积极管理基础肝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也需在医生指导下管理。
一、紧急处理与就医方面
1.立即停止诱发因素:若患者有剧烈呕吐、用力排便等情况,应尽快使其停止此类行为,因为这些可能会加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如剧烈呕吐时腹压突然增高,会进一步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加重。
2.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表现,如呕血(呕吐出鲜血或暗红色血性内容物)、黑便(粪便呈柏油样黑色)等,需立即送往医院。因为出血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及时就医能争取到最佳的救治时机。对于有基础肝病(如肝硬化等)的患者,本身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风险,更要提高警惕,出现相关出血表现时务必尽快就医。
二、日常护理与生活方式方面
1.饮食管理
急性期禁食: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性期,患者需要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防止食物刺激曲张静脉导致再次出血。
恢复期饮食:出血停止进入恢复期后,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像软面条等,再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饮食要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比如坚果、辣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划伤曲张静脉引起再出血。对于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本身消化功能可能较差,更要注意饮食的细软和易消化。
2.休息与活动
休息: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休息可以减少身体的耗氧量,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对于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休息尤为重要,因为劳累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病情。
活动: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腹压升高,增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
三、病情监测方面
1.生命体征监测:家属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如果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可能提示出血量较大,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老年患者,本身生理机能衰退,生命体征变化可能不典型,更要加强监测;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都可能提示病情的严重变化,需格外留意。
2.出血情况监测: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状、颜色和量。如果呕吐物中鲜血增多或黑便次数增加、量增多,提示出血可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对于有多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再次出血的征兆。
四、基础疾病管理方面
1.肝病管理:如果患者是因肝硬化等肝病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要积极管理基础肝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治疗肝病的相关药物(具体药物需遵医嘱,但这里不涉及剂量等服用指导),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比如肝硬化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加重肝脏损伤的因素,如饮酒等,对于有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必须严格戒酒,这对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情非常重要。
2.其他基础疾病管理:如果患者还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管理。比如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但在用药等方面要遵循医生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特殊要求,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出血风险的药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