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什么病严重吗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多继发于肺结核等,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及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其严重程度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需重视,怀疑患病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一、肠结核是什么病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多继发于肺结核,主要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经口感染,患者多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因经常吞下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而引起本病;也可由血行播散引起,见于粟粒型肺结核;或由腹腔内结核病灶如女性生殖器结核直接蔓延引起。
二、肠结核的严重程度
(一)可能出现的危害
1.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可出现腹痛,多位于右下腹,也可牵涉到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在进餐时诱发,与进餐引起胃肠反射或肠内容物通过病变部位引起痉挛有关。此外,还会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溃疡型肠结核常伴腹泻,大便呈糊样,多无脓血,不伴里急后重;增生型肠结核以便秘为主。严重的消化系统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等表现,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的消化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患者营养状况进行性下降,对于儿童来说,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摄入不足会阻碍骨骼、器官等的正常发育;对于成年人,可能会影响工作能力和日常活动耐力。
2.并发症风险
肠梗阻:是肠结核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增生型肠结核。由于增生型肠结核大量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增厚、僵硬,肠腔狭窄,引起肠梗阻。肠梗阻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严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部分肠结核患者因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发展为肠梗阻,需要住院进行紧急处理。
肠穿孔: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多为急性穿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急性腹膜炎表现,需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干预,预后情况取决于穿孔的时间、范围以及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
(二)病情轻重的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患肠结核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而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肠结核对其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儿童肠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增等情况,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和积极治疗。
老年人患肠结核时,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会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难度。而且老年人的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患肠结核后,机体的抵抗力会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为吸烟会损害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屏障,影响局部的免疫功能;酗酒会损伤肝脏等重要器官,影响药物代谢和整体的营养状况,从而使得肠结核的病情可能更加难以控制,恢复时间也可能延长。
缺乏运动的人群,身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更易发展为肠结核,并且患病后恢复相对较慢。而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肠结核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病史因素
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发生肠结核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血行播散等途径侵犯肠道。这类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肠结核时,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估肺部结核的情况以及肠道结核与肺部结核的关系,治疗方案的制定也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情况。
有免疫缺陷病史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患肠结核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这类患者需要在治疗肠结核的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的免疫缺陷疾病,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肠结核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其严重程度因个体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旦怀疑患有肠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