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葡萄胎是不是癌症
葡萄胎是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水泡形如葡萄的疾病,分完全性和部分性,不属于癌症但有潜在恶性,临床表现有停经后阴道流血等,超声和hCG测定可诊断,治疗包括清宫术等,治疗后需随访hCG等。不同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有过葡萄胎病史者再次妊娠风险高。
一、葡萄胎的定义
葡萄胎是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故称为葡萄胎。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数为三倍体。
二、葡萄胎是否属于癌症
葡萄胎不属于癌症,但具有潜在的恶性潜能。完全性葡萄胎发生子宫局部侵犯和(或)远处转移的概率约为15%,部分性葡萄胎发生子宫局部侵犯的概率约为4%,一般不发生转移。
(一)完全性葡萄胎的恶性潜能相关情况
完全性葡萄胎有15%左右的几率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等恶性病变。其发病机制与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若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就会成为侵蚀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属于恶性肿瘤范畴,但它是由葡萄胎进展而来。
(二)部分性葡萄胎的情况
部分性葡萄胎发生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一般仅4%左右的可能出现子宫局部侵犯,极少发生转移。
三、葡萄胎的临床表现
(一)停经后阴道流血
多数患者停经2-4个月后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开始量少,以后逐渐增多,有时可自然排出水泡样组织,可导致大量出血,甚至休克。
(二)子宫异常增大、变软
因葡萄胎迅速增长及宫腔内积血,约半数以上患者的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并伴有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
(三)妊娠呕吐
出现时间一般较正常妊娠早,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这是因为葡萄胎时hCG水平异常升高导致。
(四)子痫前期征象
部分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子痫前期表现,且发生于妊娠早期,程度较严重,易发展为子痫。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
约7%的患者出现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如心动过速、皮肤潮湿和震颤,但突眼少见。
四、葡萄胎的诊断
(一)超声检查
是诊断葡萄胎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完全性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子宫大于相应孕周,无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水泡较大时则呈“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可在胎盘部位出现由局灶性水泡状胎块引起的超声图像改变,同时可见胎儿或羊膜腔,胎儿多合并畸形。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葡萄胎时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且明显高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值,而且在妊娠8-10周时仍持续上升。
五、葡萄胎的治疗
(一)清宫术
一经确诊,应及时清宫。一般选用吸刮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清宫时应注意预防出血过多、子宫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
(二)子宫切除术
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但子宫切除术不能完全预防葡萄胎恶变。
(三)预防性化疗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患者可考虑预防性化疗,高危因素包括:hCG>100000U/L;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年龄>40岁;重复葡萄胎等。
六、葡萄胎治疗后的随访
(一)hCG监测
葡萄胎清宫后每周一次测定血清hCG,直至连续3次正常,然后每月一次持续至少6个月,此后可每半年一次,共随访1-2年。在随访期间应严格避孕,首选避孕套避孕,也可选用口服避孕药,但一般不选用宫内节育器,以免混淆子宫出血的原因或导致穿孔。
(二)超声检查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及有无异常肿块等。
(三)临床表现监测
注意有无阴道流血、咳嗽、咯血等症状,若出现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葡萄胎的发生、诊断及治疗后随访等方面基本遵循上述原则,但年龄较大患者在考虑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等;男性一般不患葡萄胎,但需关注女性亲属的相关情况。有过葡萄胎病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发生葡萄胎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需加强产前检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