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原因和症状
先天性胆道闭锁原因未完全明确,倾向与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其症状有出生后2-3周起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早期肝肿大随病情进展脾渐肿大以及因胆道梗阻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的营养发育不良,男婴女婴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及病史对相关症状有一定影响。
一、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原因
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具体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多种因素导致胆管系统发育异常。目前研究倾向于与感染因素相关,如在胎儿时期感染了某些病毒等病原体,可能影响胆管的正常发育。另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的情况存在,但具体的遗传模式等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症状
1.黄疸
表现:多数患儿在出生后2-3周出现黄疸,并且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一开始可能被家长误以为是生理性黄疸未消退,但会发现黄疸程度越来越深,皮肤巩膜黄染逐渐加重,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样,粪便颜色逐渐变为灰白色陶土样便。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新生儿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是重要的提示症状;婴幼儿期同样会有皮肤巩膜黄染不断加深,且伴随粪便颜色改变。
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的关系:男婴和女婴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对黄疸表现本身无直接影响,但如果存在家族遗传易感性,家族中其他成员有相关病史可能提示患儿发病风险。而病史方面,如果孕期有感染等情况,胎儿发生先天性胆道闭锁导致黄疸的风险可能增加。
2.肝脾肿大
表现:患儿早期可出现肝肿大,随着病情进展,脾脏也会逐渐肿大。肝脏肿大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的肝脏,质地较硬;脾脏肿大时可在左肋缘下触及肿大的脾脏。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新生儿期肝脾肿大可能因肝脏功能逐渐异常而出现,婴幼儿期肝脾肿大进一步明显。
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的关系:性别差异在肝脾肿大表现上无明显特殊,生活方式主要通过是否接触感染源等间接影响,若患儿生活环境中存在易导致感染的因素,可能加重肝脏损伤从而影响肝脾肿大程度。病史中若有先天性感染等情况,可能使肝脾肿大更早出现且程度更重。
3.营养发育不良
表现:由于胆道梗阻,脂肪消化吸收障碍,患儿会出现营养不良的表现,如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对于婴儿来说,可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的体重增长曲线,身高增长也较缓慢。
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年龄越小,营养发育不良的影响越明显,新生儿期就可能出现体重不增;男婴女婴在营养发育不良表现上无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中合理的喂养对改善营养状况重要,若喂养不当会加重营养发育不良;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病史的患儿,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营养发育不良会持续存在且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