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焦虑恐惧症的症状表现
青少年情绪、身体、行为方面有诸多症状表现。情绪上有过度担忧和恐惧不安;身体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相关症状及肌肉紧张、头痛头晕尿频等;行为上有回避、过度警觉、重复行为等。
恐惧不安:对于特定的情境、物体或活动存在强烈且不合理的恐惧。常见的如对社交场合极度恐惧,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表演、被评判等,一想到要处于社交场合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也可能对某些特定的事物,像动物、高处、密闭空间等产生过度恐惧反应,远远超出正常儿童对这些事物的一般害怕程度。
身体方面的症状表现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表现
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心跳加快、心悸的症状,这是因为焦虑情绪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脏搏动增强、频率加快。例如在没有明显运动等诱因的情况下,青少年会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动明显异常,能清晰感受到心跳声。
呼吸系统:会有呼吸急促的现象,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严重时可能会觉得呼吸困难,总感觉空气不够用,需要频繁深呼吸。这是由于焦虑引发的身体应激反应影响了呼吸中枢的调节。
消化系统:出现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焦虑情绪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比如有的青少年会因为焦虑而出现肚子隐隐作痛,但又检查不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肌肉紧张:全身肌肉可能会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颈部、肩部、背部等部位的肌肉,长时间紧张可能会导致肌肉酸痛、僵硬。例如青少年可能会感觉脖子发紧、肩膀沉重,活动不灵活。
其他身体症状: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尿频等症状。头痛可能是由于肌肉紧张引发的紧张性头痛,头晕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脑部供血等情况改变有关,尿频则可能是焦虑影响了膀胱的神经调节。
行为方面的症状表现
回避行为:为了避免处于让自己焦虑恐惧的情境而采取回避行为。比如因为害怕社交而拒绝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聚会等;因为害怕高处而不愿意去登高的地方,像爬楼梯到较高楼层、去观景台等。这种回避行为会逐渐限制青少年的社交范围和活动空间,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发展。
过度警觉: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异常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表现出紧张、警惕的状态。例如在安静的环境中也会突然竖起耳朵,留意周围的声音,哪怕是很轻微的动静都会让其神经紧绷,难以放松下来。
重复行为: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复的行为来缓解焦虑情绪,比如反复检查物品是否摆放整齐、反复洗手等。这些重复行为往往是无意义的,但青少年自己难以控制,通过重复这些行为来暂时让自己的焦虑感有所减轻。例如有的青少年会反复检查书包里的东西是否都带齐了,即使已经确认过很多次还是不放心,一定要再检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