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有哪些症状
忧郁症是常见心理障碍性疾病,症状表现多样,涵盖情绪、认知、躯体及其他方面。情绪方面有持续心境低落、丧失兴趣与愉悦感;认知方面有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我评价过低;躯体方面有睡眠障碍、疲劳乏力、食欲改变;其他方面有自杀观念与行为。
情绪方面
持续心境低落:患者常常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如儿童可能表现为持续的闷闷不乐,青少年可能出现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成年人则多表现为长期的抑郁寡欢,这种低落情绪一般持续至少2周以上。例如多项研究表明,忧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程度远超正常的情绪波动,且难以自行缓解。
丧失兴趣与愉悦感: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会对原本喜欢的活动丧失兴趣,比如儿童原本喜爱的游戏、青少年热衷的运动、成年人喜欢的社交活动等,都提不起劲,感受不到以往的愉悦。有研究发现,约70%-80%的忧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兴趣丧失情况。
认知方面
注意力难以集中:患者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儿童可能在课堂上难以专注听讲,青少年学习时容易分心,成年人工作中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这是因为忧郁症会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功能,进而干扰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导致注意力调控出现问题。
自我评价过低:各年龄段的患者都会过度贬低自己,儿童可能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小朋友,青少年认为自己成绩不好、什么都做不好,成年人觉得自己工作没成就、是个失败者等。长期的自我评价过低会进一步加重忧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躯体方面
睡眠障碍:不同年龄段均可能出现睡眠问题,儿童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青少年可能有失眠或嗜睡的情况;成年人则常见失眠,如入睡时间延长、夜间易醒、早醒等。研究显示,约80%的忧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和身体机能。
疲劳乏力:各年龄段都可能感觉全身乏力,即使没有进行重体力活动也会觉得疲惫不堪,儿童可能表现为不愿意玩耍、活动减少,青少年不想参与体育活动,成年人则工作时容易疲倦,休息后也难以恢复精力。这与忧郁症导致的身体代谢改变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食欲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食量明显减少,儿童可能吃饭量减少,青少年不想进食,成年人食欲不振,进而导致体重减轻;而另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亢进,通过进食来缓解情绪,但同样会引发体重变化等问题。例如有研究统计,约50%-60%的忧郁症患者存在食欲方面的改变。
其他方面
自杀观念与行为:严重的忧郁症患者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甚至有自杀行为,这在各年龄段都需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青少年和成年人中,自杀是忧郁症较为严重的后果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忧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0倍以上,儿童中也有因忧郁症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极端想法的情况,只是相对较少,但一旦出现需立即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