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可以按摩吗
肌肉拉伤后按摩需分阶段和人群谨慎进行,早期(受伤后4872小时)处于急性炎症期,按摩会加重局部出血和肿胀,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尤甚;中后期(受伤72小时后)肿胀和疼痛缓解时适当按摩有益,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促进修复,但需专业人员操作,掌握合适力度和手法;不同人群按摩也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人力度要更小、手法更轻柔,儿童需专业儿科康复医生操作且时间不宜长、力度轻柔,糖尿病患者注意避免损伤和感染,高血压患者注意监测血压,女性生理期早期避免按摩,中后期告知按摩师调整力度和手法。
一、肌肉拉伤早期不建议按摩
肌肉拉伤早期(通常指受伤后的4872小时),损伤部位处于急性炎症期,此时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会出现肿胀、疼痛。按摩可能会加重局部出血和肿胀,因为按摩的外力刺激会使受损的血管进一步破裂,增加出血量,导致肿胀和疼痛加剧。有研究表明,在肌肉拉伤早期进行不恰当的按摩,损伤部位的肿胀程度会比未按摩者增加约20%30%,疼痛持续时间也会延长。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血管弹性较差,在拉伤早期按摩更易导致出血加重;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按摩后出血情况可能会更严重,甚至可能形成较大的血肿。
二、肌肉拉伤中后期可谨慎按摩
在肌肉拉伤中后期(受伤72小时后),如果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此时适当按摩有一定益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清除局部淤血和代谢产物,减轻疼痛,还能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肌肉修复。按摩可以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扩张,加快血液流动,促进淤血的吸收。一项针对运动员肌肉拉伤的研究显示,在拉伤中后期进行规范按摩治疗的患者,肌肉功能恢复时间比未进行按摩者缩短了约12周。不过,按摩时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掌握合适的力度和手法。若按摩力度过大,可能会再次损伤尚未完全修复的肌肉组织;手法不当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加重损伤。
三、不同人群按摩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肌肉弹性和韧性较差,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肌肉拉伤中后期如需按摩,按摩力度要比年轻人更小,手法应更轻柔,避免因按摩力度过大导致新的损伤。同时,按摩前要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如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等疾病,若有骨质疏松,按摩时需更加谨慎,防止发生骨折。
2.儿童:儿童肌肉拉伤较为常见,尤其是活泼好动的孩子。对于低龄儿童,不建议过早进行按摩,因为他们的肌肉和骨骼还在发育阶段,组织结构相对脆弱。在拉伤中后期如需按摩,一定要由专业的儿科康复医生操作,按摩时间不宜过长,力度要非常轻柔。
3.患有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末梢神经感觉减退,对疼痛和力度的感知可能不敏感,按摩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力度过大造成损伤。同时,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若按摩导致皮肤破损,容易引发感染。高血压患者在按摩时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因按摩刺激导致血压波动过大。
4.女性:女性在生理期肌肉拉伤后,身体的凝血功能和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在拉伤早期更应避免按摩,防止出血加重。在中后期按摩时,要告知按摩师自己处于生理期,以便调整按摩力度和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