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有什么护理要点
肋骨骨折患者需进行多方面护理,包括用合适工具评估疼痛程度、协助调整舒适体位及采用非药物方法镇痛;监测呼吸功能、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及开展呼吸训练;选择合适胸部固定器具并注意制动;预防肺部感染、观察皮下气肿及预防休克;提供营养均衡饮食并鼓励多饮水。
一、疼痛管理
1.评估疼痛程度: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NRS)等,动态评估患者肋骨骨折后的疼痛程度,根据年龄、病情等因素准确判断疼痛情况,例如儿童可能无法准确用语言表达疼痛时,可通过观察其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综合评估。
2.体位调整: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可减少骨折部位的受力,减轻疼痛,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半卧位的角度可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以保证患者呼吸等功能不受明显影响。
3.非药物镇痛辅助:对于轻度疼痛,可采用局部冷敷等非药物方法缓解,冷敷时间一般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不同年龄患者皮肤敏感度不同,需谨慎操作。
二、呼吸管理
1.呼吸功能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等,对于肋骨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肺部疾病者,更要加强监测,因为肋骨骨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浅快等情况。
2.咳嗽咳痰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咳嗽方法,如先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可协助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从下向上、从外向内轻拍背部。
3.呼吸训练: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等,腹式呼吸可增加潮气量,改善呼吸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呼吸训练的方式和强度应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可采用游戏化的呼吸训练方式增加其依从性。
三、胸部固定与制动
1.固定器具选择:根据患者肋骨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胸部固定器具,如胸带等,固定时要注意松紧度适宜,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呼吸循环,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要选择专门适合的固定装置,并密切观察皮肤情况。
2.制动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制动的重要性,避免骨折部位再次活动加重损伤,在协助患者翻身、移动等操作时,要注意保持胸部稳定,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期更换体位时兼顾胸部固定的稳定性。
四、并发症预防
1.肺部感染预防: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消毒,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对于老年、长期卧床等高危人群,更要加强肺部护理,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如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等。
2.皮下气肿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下气肿情况,若发现皮下气肿,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不同年龄患者皮下气肿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要注意细致观察。
3.休克预防: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等可能导致休克的情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对休克的耐受能力较差,更要加强监测。
五、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给予患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骨折愈合,蛋白质有助于组织修复,维生素利于身体各项机能恢复,根据患者年龄调整饮食结构,例如儿童需保证足够的钙、蛋白质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易消化且营养均衡。
2.多饮水: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便秘,同时也有利于痰液稀释,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饮水量可根据其基础情况适当调整,如儿童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