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会引发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感、肌肉力量下降、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腰痛可因久坐久站弯腰劳作加重且易反复发作;下肢放射痛从腰部向特定部位放射,腹压增加时加剧;麻木与放射痛伴随且部位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一致;肌肉力量下降影响日常活动;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症状,多见于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者且病情进展跛行距离缩短,肥胖患者易出现。
一、腰痛
1.疼痛特点:多数患者最先出现腰痛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痛等。一般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所致。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腰部反复受伤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因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腰痛,这是因为他们的腰椎间盘长期受到较大压力,更易发生退变突出,进而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2.疼痛与活动的关系:腰痛可在久坐、久站、弯腰劳作后加重,而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往往容易反复发作。比如一些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保持坐姿工作,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诱发腰痛且反复发作。
二、下肢放射痛
1.常见部位:主要表现为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这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了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导致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以腰4-5椎间盘突出为例,常压迫腰5神经根,引起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的放射痛;腰5-骶1椎间盘突出则多压迫骶1神经根,导致小腿后侧及足底的放射痛。
2.放射痛的诱发因素:咳嗽、打喷嚏、排便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可使神经根受到的刺激加重,从而导致下肢放射痛症状加剧。例如,患者在打喷嚏时,腹压突然升高,会进一步挤压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增强,使下肢放射痛明显加重。
三、麻木感
1.麻木区域:下肢麻木往往与放射痛伴随出现,麻木部位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一致。比如腰5神经根受压时,可能出现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的麻木;骶1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小腿后侧及足底的麻木。这是由于神经根受损后,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导致相应区域出现感觉异常。
2.麻木程度:麻木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轻微的感觉减退,重者可能感觉明显丧失。对于一些糖尿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本身存在神经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受压可能会使麻木症状更加明显,需要特别注意对血糖的控制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治疗。
四、肌肉力量下降
1.肌肉无力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能出现力量下降,常见的如足背伸无力、足跖屈无力等。例如,腰5神经根受压时,可导致胫前肌等肌肉力量减弱,患者表现为足背伸困难,行走时可能出现拖步现象;骶1神经根受压时,腓肠肌等肌肉力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足跖屈无力,上下楼梯困难。
2.对生活的影响:肌肉力量下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如影响行走、上下楼梯、持物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肌肉力量下降可能会使他们的平衡能力变差,增加跌倒的风险,需要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照顾,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维持肌肉力量。
五、间歇性跛行
1.跛行特点: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不得不停止行走或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这是因为行走时神经根受压加重,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引起相应的症状。例如,患者行走约数百米后,就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必须坐下休息片刻才能再继续行走较短的距离。
2.与病情发展的关系:间歇性跛行多见于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跛行的距离会逐渐缩短。对于肥胖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体重较大,腰椎承受的压力更高,更容易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需要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