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胆囊结石有什么症状
胆囊结石有不同表现,无症状期多在体检发现;典型症状是进食油腻后发作胆绞痛,部位在上腹或右上腹,呈阵发性或持续加剧并可放射,还伴有消化不良、黄疸等其他症状;特殊人群如儿童症状不典型易误诊,老年症状不典型且常伴基础病增加诊疗难度,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易发病且诊疗需谨慎。
一、无症状期
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处于无症状期,即静止性胆囊结石,此时结石对胆囊黏膜刺激较小,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做腹部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这种情况在一些长期规律饮食、胆囊功能相对稳定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比如生活方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的中年人。
二、典型症状-胆绞痛
1.发作特点:
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这是因为进食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促使结石移动,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时,就会引起胆囊强烈收缩,从而引发胆绞痛。例如,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胆囊结石引发胆绞痛的概率相对较高。
疼痛部位主要在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性质多为阵发性绞痛,也可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持续时间不等,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
2.发生机制:结石嵌顿导致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刺激胆囊壁神经末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疼痛,并向肩部或背部放射。
三、其他伴随症状
1.消化不良:
患者可出现上腹部隐痛、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是因为胆囊结石影响了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胆汁的排泄,进而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比如一些患有胆囊结石时间较长的患者,会经常感觉上腹部不适,食欲也受到一定影响。
这种消化不良症状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胃部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鉴别。
2.黄疸:
当胆囊结石引起胆总管梗阻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这是由于结石阻塞胆总管,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所致。例如,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在出现胆绞痛的同时或之后,可能会出现皮肤发黄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胆管梗阻。
黄疸的出现提示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胆总管梗阻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胆管炎等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
1.儿童胆囊结石:
儿童胆囊结石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诊为肠胃炎等疾病。而且儿童对疼痛的表述可能不准确,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反复的腹部不适,应及时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这是因为儿童的胆囊功能和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结石对胆囊的刺激反应可能不如成人典型。
2.老年胆囊结石患者:
老年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腹痛症状较轻,甚至没有明显的胆绞痛发作,而以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会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例如,一位患有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糖尿病,其腹痛症状可能被糖尿病的相关症状所掩盖,导致病情延误。因此,对于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来制定诊疗方案。
3.妊娠期胆囊结石患者: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胆囊排空功能减弱,胆汁淤积,容易发生胆囊结石或使原有结石加重。妊娠期胆囊结石患者的症状可能与非妊娠期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在孕期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等症状,由于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格外谨慎,既要考虑胎儿的安全,又要及时处理胆囊结石相关问题。例如,在选择检查方法时,要尽量避免对胎儿有影响的放射性检查,在治疗上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权衡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妊娠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