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胆囊结石
多发胆囊结石是胆囊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石的常见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有无症状和有症状(如胆绞痛、消化道症状)表现,通过超声等检查诊断,治疗有观察等待和手术(腹腔镜等),可通过饮食、规律进食、适度运动预防,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多发胆囊结石的定义
多发胆囊结石是指胆囊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石,是胆囊常见疾病之一,其形成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过饱和、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发病风险有所差异,比如女性由于激素等因素相对更易罹患,肥胖、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也是高危因素,有胆道感染病史者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二、多发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这类患者可能因结石未刺激胆囊黏膜或堵塞胆囊管,所以无特殊不适,但仍需密切关注结石变化。
2.有症状情况
胆绞痛:是常见症状,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呈阵发性绞痛,这是因为结石移动刺激胆囊壁及胆囊管,引起胆囊强烈收缩所致。
消化道症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由于结石影响胆囊的正常消化功能,进食后胆囊收缩排胆,结石干扰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三、多发胆囊结石的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胆囊内结石的数目、大小、位置等情况,能发现直径仅1-2mm的结石,准确率较高,而且无创、简便。
2.CT及MRI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但对于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怀疑有并发症时可考虑,能更清晰显示胆囊及结石情况,还可了解周围组织有无受侵犯等。
四、多发胆囊结石的治疗策略
1.观察等待:对于无症状的多发胆囊结石患者,可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大小、数量及胆囊情况等变化。但需注意,若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等情况时,需谨慎评估观察等待的风险与收益。
2.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多发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有症状的多发胆囊结石患者,以及无症状但存在胆囊息肉、胆囊壁增厚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操作需根据其生理特点适当调整,比如老年患者需更关注心肺功能等情况,确保手术安全。女性患者在手术切口选择等方面可结合其身体特征综合考虑。
开腹胆囊切除术:目前已较少采用,主要用于腹腔镜手术困难等特殊情况。
五、多发胆囊结石的预防措施
1.饮食调整: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维持胆汁成分平衡,降低结石形成风险。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需符合其生长发育或生理需求,比如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不偏食,老年人要注意易消化且营养合理。
2.规律进食:定时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因为空腹时胆汁淤积,易导致结石形成,规律进食可维持胆囊正常收缩排空功能。
3.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可促进胆囊收缩排空,减少胆汁淤积,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人群运动强度需适宜,比如老年人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多发胆囊结石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胆道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若发现儿童有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由于儿童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诊断和治疗时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检查和治疗方式。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多发胆囊结石患者需密切关注病情,因为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结石病情变化,孕期手术需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一般非紧急情况可在产后再考虑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孕期饮食等方面的调整以减少结石相关症状发作。
3.老年患者:老年多发胆囊结石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