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综合征,多发生于Graves病患者,由感染、手术等诱因引发,有全身及消化系统等临床表现,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用抗甲状腺药物、碘剂等,儿童病情变化快需谨慎用药,老年患者需兼顾基础疾病并防并发症。
一、甲亢危象的定义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多发生于Graves病患者,常由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诱因引起,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救治,病死率较高。
二、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高热:体温常超过39℃,可呈持续性高热,是甲亢危象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高热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老年患者高热可能因机体反应性差而相对不典型,但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大汗淋漓:患者皮肤潮湿、大汗,与甲状腺激素导致机体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心动过速:心率多在140次/分以上,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不同性别患者在心率变化上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老年患者基础心脏功能可能较差,心动过速更容易引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烦躁不安、焦虑、震颤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精神错乱、谵妄甚至昏迷等表现。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易激惹、哭闹不安等,与成人的精神症状有所不同,但同样提示病情严重。
2.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症状较为明显,频繁的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如老年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减退,甲亢危象时的消化道症状可能会加重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程度。
三、甲亢危象的诱因
1.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任何部位的感染都可能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促使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从而诱发甲亢危象。不同年龄人群易感染的部位有所差异,儿童易患呼吸道感染等,老年患者可能因免疫力下降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
2.手术:甲状腺手术或其他部位手术,在手术应激状态下,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对于有甲亢病史但未良好控制的患者,手术前准备不充分时更容易诱发甲亢危象。
3.创伤:严重的创伤,如车祸、严重的外伤等,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
4.精神刺激:强烈的精神刺激,如突发的重大事件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
四、甲亢危象的诊断
1.临床症状结合病史:有甲亢病史,出现上述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精神神经症状等表现,再结合有感染、手术等诱因,高度怀疑甲亢危象。
2.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如血清总甲状腺素(TT)、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等显著高于正常水平。不同年龄人群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但甲亢危象时这些指标的升高程度通常更为明显。
其他实验室检查:可能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异常等情况,还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
五、甲亢危象的治疗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1.抗甲状腺药物:常用丙硫氧嘧啶等,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碘剂:如复方碘溶液等,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3.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可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兴奋作用等。
4.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可拮抗过多甲状腺激素的不良作用。
六、特殊人群甲亢危象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甲亢危象病情变化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体温等。在治疗时,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且要注意药物剂量的计算要准确,避免因药物剂量不当影响儿童健康。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在治疗甲亢危象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监测心功能、血糖等指标,防止药物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较差,对于高热、脱水等情况要及时处理,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