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如何诊治
腰背肌筋膜炎是腰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可因劳损、受寒、创伤等引起,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疼痛等,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非药物(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预防要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
一、定义与病因
腰背肌筋膜炎是发生在腰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多因腰背部肌肉劳损、受寒、创伤等因素引起,长期不良姿势、过度劳累等生活方式易诱发,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有相关病史者更易复发。
二、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疼痛,晨起时疼痛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劳累后又加重,疼痛可向臀部放射,部分患者可触及肌肉紧张性硬结或条索状改变。不同年龄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儿童多因玩耍时姿势不当等引起,症状相对较轻,而成人因工作生活等因素影响,症状可能更明显。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腰背部特定部位的压痛、肌肉紧张或硬结等表现。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排除骨骼病变,如腰椎骨折、畸形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不同年龄患者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儿童骨骼发育未完全,需注意与正常结构鉴别。
四、治疗方法
1.非药物治疗
休息与制动: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腰背部的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不同年龄人群休息方式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要避免长时间不当活动。
物理治疗: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一般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组织代谢;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也有一定疗效,但儿童推拿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用力不当。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腰背肌锻炼,如小飞燕动作等,可增强腰背肌力量,改善症状,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逐渐增加。
2.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但儿童应谨慎使用,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
五、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不同年龄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养成正确姿势习惯,儿童要在成长过程中注重姿势培养。
2.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连续从事弯腰或腰部用力的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3.注意保暖:尤其在寒冷季节,要注意腰背部的保暖,防止受寒诱发筋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