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用药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干扰素、利巴韦林;对症治疗,退热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局部喷雾;支持治疗包括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证充足休息;小婴儿和有基础疾病患儿需特殊注意,小婴儿密切观察病情、谨慎用药和清洁口腔,有基础疾病患儿要控制基础病、监测病情及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一、抗病毒药物
(一)常用药物及原理
1.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可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复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干扰素喷雾或雾化吸入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缓解发热、咽痛等症状,缩短病程。
2.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对多种DNA和RNA病毒有抑制作用。但需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用药禁忌,由于其潜在的溶血性贫血等风险,在儿科应用需谨慎评估利弊。
二、对症治疗药物
(一)退热药物
当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出现发热时,若体温超过38.5℃且患儿有不适表现,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是儿科常用的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但需注意根据患儿体重等情况合理选用合适剂型。
(二)缓解咽痛药物
1.生理盐水漱口:对于能配合的患儿,用生理盐水漱口可清洁口腔,减轻咽部不适,降低局部病毒载量,一般每日可进行数次。
2.局部喷雾:一些具有清凉、止痛作用的口腔喷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咽痛,但需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温和产品,使用时注意遵循产品说明及安全规范。
三、支持治疗
(一)饮食
患病小儿往往因咽痛而食欲不佳,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稀粥、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疼痛。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二)休息
患病小儿需要充足的休息,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要为患儿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睡眠时间和质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小婴儿
小婴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由于小婴儿用药更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选择合适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柔软的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
(二)有基础疾病患儿
对于本身患有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小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时要更加重视。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疱疹性咽峡炎而加重,在药物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