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气虚的全身症状有神疲乏力,做轻微事就易疲惫,因气是生命活动动力,气虚推动功能减弱所致,长期劳累等会致不同年龄人群出现此状;还有气息低微,呼吸和说话声音弱,因气推动呼吸功能不足,长期吸烟等会影响不同年龄人群;脏腑相关症状中,肺气虚表现为咳嗽无力、易反复感冒,因肺主气司呼吸且御外邪,长期居寒湿环境等会致不同年龄人群出现;心气虚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因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压力大等会致不同年龄人群出现;脾气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因脾主运化,饮食不节等会致不同年龄人群出现;其他相关症状有自汗,稍活动就出汗,因气固摄作用减弱,体质虚弱等会致不同年龄人群出现;脉象多虚无力,从中医诊断辅助判断气虚。
一、全身症状
神疲乏力:气虚者往往整体精神状态欠佳,感觉身体没什么力气,做稍微一点事情就疲气虚者往往整体精神状态欠佳,感觉身体没什么力气,做稍微一点事情就容易疲惫。从中医理论角度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虚则推动功能减弱,所以会出现神疲乏力表现。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缺乏运动等可能导致气虚进而出现此症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可能气虚神疲乏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脏腑功能衰退,气的生成、运行等功能减弱,也易出现神疲乏力;男性若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不注意休息也易气虚神疲,女性产后等也可能出现该症状。
气息低微:呼吸时气息显得微弱,说话声音也可能低微。气有推动呼吸等功能,气虚时推动呼吸的力量不足,所以气息低微。生活中长期吸烟、处于污染环境等可能影响气的功能,导致气息低微;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若呼吸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气虚时易气息低微,老年人呼吸道功能衰退,气虚后气息低微更明显;男性若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气的生成,易气息低微,女性若产后气血耗伤,也可能气息低微。
二、脏腑相关症状
肺气虚
呼吸方面:咳嗽无力,且容易反复感冒。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肺气不足,不能正常司呼吸及抵御外邪,所以咳嗽无力且易感冒。生活中长期居住在寒冷潮湿环境易伤肺气,导致肺气虚出现相关症状;儿童肺脏娇嫩,易因外邪等致肺气虚出现呼吸及感冒相关症状,老年人肺气虚基础上更易因外邪引发咳嗽等,男性若长期吸烟损伤肺气,女性若经期等气血耗伤影响肺气也可能出现相应表现。
心气虚
心悸方面: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心气虚则推动无力,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后耗气,所以加重。生活中压力过大、熬夜等易伤心气,导致心气虚;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较少有心气虚,老年人心气渐虚,易出现,男性若有不良情绪等影响心气,女性若产后等心气耗伤也可能出现,如产后心气虚则心悸气短易加重。
脾气虚
消化方面: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运化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饮食不节等易伤脾气,导致脾气虚出现消化相关症状;儿童若喂养不当,如过食生冷等伤脾气,老年人脾胃功能本身减弱,脾气虚更易出现消化问题,男性若饮食无规律伤脾气,女性若经期、孕期等影响脾气也可能出现相应表现。
三、其他相关症状
自汗:稍一活动就容易出汗,这是因为气的固摄作用减弱,不能固摄汗液。生活中体质虚弱者易自汗,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若体质弱易自汗,老年人气的固摄功能衰退易自汗,男性若气虚易自汗,女性若产后等气血不足导致气的固摄不力也易自汗。
脉象方面:脉象多虚无力,如虚缓等。从中医诊断角度,通过脉象可辅助判断气虚,气不足则脉象表现虚无力。不同年龄人群脉象有差异,儿童脉象相对稚嫩,老年人脉象更显虚无力,男性和女性因体质等差异脉象也有不同体现,但总体是虚无力的脉象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