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怎么回事
膝关节半月板分为内侧和外侧半月板,有增加稳定性、缓冲震荡等功能,随年龄增长等易损伤;损伤原因有运动、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等;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弹响交锁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手术(修整术、缝合术,依情况选)。
一、半月板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膝关节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的纤维软骨结构,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其主要功能包括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缓冲震荡、协助膝关节的旋转等。例如,在行走、跑步、跳跃等运动中,半月板能够分散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使膝关节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保护膝关节软骨等结构免受过度磨损。不同年龄、性别在半月板功能上并无本质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半月板的弹性和修复能力会逐渐下降;长期从事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半月板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损伤。
二、半月板损伤的常见原因
1.运动损伤:在剧烈运动中,如篮球、足球、滑雪等,膝关节的扭转、屈曲等动作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例如,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突然进行旋转动作,半月板被挤压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就容易发生撕裂。对于经常参与此类运动的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半月板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
2.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会发生退变,弹性降低、质地变脆。此时,即使是轻微的膝关节活动,也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老年人由于半月板本身的退变,相较于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半月板损伤情况。
3.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重复性膝关节活动的人群,如矿工、搬运工等,膝关节半月板长期受到磨损,也会逐渐发生损伤。
三、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
1.疼痛:受伤后膝关节局部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隐痛,有的则是剧烈疼痛。疼痛部位通常在膝关节的内外侧间隙。例如,内侧半月板损伤时,疼痛多位于膝关节内侧间隙;外侧半月板损伤时,疼痛则多位于膝关节外侧间隙。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都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
2.肿胀:受伤后膝关节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内的出血、渗出等导致关节腔积液。肿胀程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损伤时肿胀可能较为明显。
3.弹响和交锁:部分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会出现弹响,即膝关节发出“咔嗒”声;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交锁现象,表现为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卡住,不能屈伸,需要活动一下膝关节才能恢复正常。
四、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如麦氏征、研磨试验等。麦氏征检查时,患者仰卧,医生将患者的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然后将小腿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同时伸直膝关节,根据出现的疼痛和弹响来判断半月板是否损伤及损伤的部位。研磨试验则是让患者俯卧,膝关节屈曲90度,医生将大腿固定,双手握住足部向下挤压并旋转膝关节,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来判断半月板损伤。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膝关节其他骨骼的病变,如骨折等,但对于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有限,它不能直接显示半月板的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结构以及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五、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对于损伤较轻的半月板损伤,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制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以减少膝关节的活动,促进损伤的半月板修复;同时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超短波等,以减轻疼痛和肿胀;还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等,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稳定膝关节。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者,但对于老年人或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更为常用。
2.手术治疗:对于损伤较重的半月板损伤,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半月板修整术、半月板缝合术等。半月板修整术适用于半月板损伤严重、无法缝合的情况,通过切除损伤的半月板部分来缓解症状;半月板缝合术则适用于损伤的半月板有缝合修复机会的情况,通过缝合来促进半月板的愈合。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损伤情况等综合考虑,年轻患者如果半月板损伤有缝合修复的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半月板缝合术,以保留更多的半月板组织,维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