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宝宝是否缺钙可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观察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烦躁、多汗、枕秃等)、骨骼发育异常(颅骨软化、鸡胸、“O”形或“X”形腿等)、肌肉松弛(腹部膨隆、运动发育落后);二是参考饮食情况,如母乳喂养时母亲钙摄入不足、配方奶喂养奶量不够、辅食中钙丰富食物添加不足都可能致缺钙;三是结合生活方式,户外活动少影响维生素D合成、睡眠不规律影响钙沉积;四是借助医学检查手段,如血液检查(测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骨密度检查;五是特殊人群需注意,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双胞胎或多胞胎、患有某些疾病的宝宝更易缺钙,应按医生建议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密切关注生长情况。
一、观察宝宝的临床表现
1.神经精神症状:宝宝缺钙时,早期常表现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容易烦躁不安、爱哭闹,睡眠质量差,夜间容易惊醒、多汗,且与室温、季节等因素无关。由于头部多汗,宝宝会经常摇头,导致枕部头发被磨掉,出现枕秃现象。
2.骨骼发育异常: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骨骼发育受缺钙影响的表现有所不同。婴儿期可能出现颅骨软化,用手按压头顶或枕骨部位,有乒乓球样的感觉;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情况下前囟门在18个月左右闭合,缺钙的宝宝可能会延迟至2岁甚至更晚。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开始学坐、站立和行走后,可能会出现鸡胸、漏斗胸等胸部畸形,下肢可能出现“O”形腿或“X”形腿。学步期的宝宝还可能表现出走路不稳、容易摔倒。
3.肌肉松弛:缺钙会使宝宝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导致肌肉松弛。表现为腹部膨隆,像蛙腹一样;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运动功能的发育,使宝宝坐、爬、站、走等动作的发育落后于同龄人。
二、参考宝宝的饮食情况
1.母乳喂养情况:如果宝宝是纯母乳喂养,母亲自身钙摄入不足,乳汁中的钙含量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宝宝缺钙的风险。例如,母亲在哺乳期没有保证足够的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食物的摄入,或者本身有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都会影响乳汁中钙的含量和利用率。
2.配方奶喂养情况:虽然配方奶中添加了钙等营养成分,但如果宝宝奶量摄入不足,也可能导致钙摄入不够。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奶量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06个月的宝宝每天奶量应达到600800毫升,612个月的宝宝每天奶量约600700毫升。如果宝宝奶量长期低于这个标准,就需要关注钙的摄入情况。
3.辅食添加情况: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如果辅食中钙含量丰富的食物添加不足,也容易造成缺钙。富含钙的辅食包括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例如,有些宝宝可能对某些辅食不接受,或者家长没有及时添加这些富含钙的食物,都可能影响宝宝的钙摄入。
三、结合宝宝的生活方式
1.户外活动情况: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宝宝户外活动时间过少,皮肤接触阳光不足,即使摄入了足够的钙,也可能因为维生素D缺乏而影响钙的吸收。一般建议宝宝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尽量让皮肤暴露在阳光下,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2.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宝宝睡眠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宝宝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可达1820小时,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家长应帮助宝宝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四、借助医学检查手段
1.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以了解宝宝体内钙的代谢情况。血钙水平虽然不能完全反映宝宝体内钙的储备情况,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参考。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往往提示宝宝可能存在缺钙或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此外,还可以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它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
2.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可以评估宝宝骨骼的矿物质含量和骨强度。一般采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检查,这种方法无辐射、无痛,适合宝宝。骨密度值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群的标准范围,可能提示宝宝缺钙。但骨密度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宝宝的生长速度、营养状况等,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在母体内发育时间不足,出生后生长速度较快,对钙和维生素D的需求相对更高。他们更容易出现缺钙的情况,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
2.双胞胎或多胞胎:双胞胎或多胞胎宝宝在母体内可能存在营养竞争,出生后也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生长需求。家长要注意保证每个宝宝的奶量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3.患有某些疾病的宝宝:如患有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等的宝宝,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例如,慢性腹泻会导致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和活化。对于这些宝宝,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