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死亡率高不高
羊水栓塞是严重分娩期并发症,过去死亡率约40%-60%,近年虽下降但仍高,其死亡率受发病时间、医疗救治水平、患者自身状况(年龄、基础病史、分娩方式)等因素影响,需重视防治降低产妇死亡风险。
影响羊水栓塞死亡率的因素
发病时间:如果羊水栓塞在分娩早期就迅速发生,病情进展往往非常迅猛,会极大地增加死亡风险。因为此时产妇的机体还未完全适应分娩过程的变化,身体对突发的羊水栓塞冲击难以快速有效地进行代偿。
医疗救治水平: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包括是否具备多学科协作(如产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科室联合救治)的条件、是否能迅速启动急救流程等都会影响死亡率。例如,有强大的重症医学团队能够及时进行呼吸循环支持、凝血功能监测与纠正等,就有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反之,如果救治不及时或救治水平有限,死亡率就会升高。
患者自身状况
年龄:高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死亡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产妇的机体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尤其是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下降,在面对羊水栓塞这样剧烈的病理生理变化时,更难以承受。
基础病史:如果产妇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那么发生羊水栓塞时,基础疾病会加重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从而影响死亡率。例如,本身有心脏病的产妇,在羊水栓塞导致心肺功能急剧变化时,心脏更容易出现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进而提高死亡率。
分娩方式:剖宫产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死亡率与阴道分娩产妇相比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无论是哪种分娩方式,一旦发生羊水栓塞,都面临着高死亡率的风险。不过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羊水栓塞的及时发现和救治,从而间接影响死亡率。
羊水栓塞是一种严重威胁产妇生命的危急重症,其死亡率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虽然近年来救治水平提高使得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需高度重视其防治,以降低产妇的死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