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约80%的呼吸困难、约70%的胸痛、约11%-30%的咯血、约13%的晕厥及烦躁不安等其他症状;儿童表现不典型,易有哭闹不安等;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多为非特异性症状;有基础病史人群中,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心功能不全表现加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呼吸困难等加剧;其发生机制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分支致肺循环障碍,引发右心后负荷加重、右心功能不全、气体交换障碍等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症状。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是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约占80%,多为突然发生,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感胸闷,重者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呼吸频率增快。这是因为肺栓塞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老年人可能原本就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呼吸困难表现可能被掩盖或加重。
(二)胸痛
也是常见症状,约占7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多为单侧,与呼吸有关;心绞痛样胸痛多为胸骨后疼痛,程度较剧烈,常伴有焦虑,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有关。不同性别患者胸痛表现差异不大,但女性可能因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对胸痛的感知。
(三)咯血
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发生率约11%-30%。多在肺栓塞后24小时内发生,咯出的血一般为鲜红色。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肺梗死灶处的肺泡毛细血管破裂有关。
(四)晕厥
约占13%,可为肺栓塞的首发症状。多为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可能是由于肺栓塞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
(五)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部分患者可出现这些表现,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导致的不适有关。
(六)其他症状
还可能有咳嗽、心悸等。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心悸是由于心功能受到影响,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等引起。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儿童
儿童急性肺栓塞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呼吸困难、胸痛等成人常见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哭闹不安、喂养困难等表现。这是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肺栓塞对其机体的影响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儿童不能准确表达自身不适,需要医护人员仔细观察。
(二)老年人
老年人急性肺栓塞症状常不典型,可能缺乏典型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而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如神志改变、晕厥、休克、右心衰竭等。这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症状相互混淆有关。同时,老年人的机体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1.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肺栓塞时,可能使原有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加重,且更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因为肺栓塞会进一步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加重心脏负担。
2.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栓塞可使其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剧,因为其原本就存在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栓塞进一步破坏了肺通气/血流比例,导致缺氧加重。
三、症状的发生机制
急性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栓子堵塞后,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后负荷加重,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同时,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肺内微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引起低氧血症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引发上述各种症状。例如,当栓子较大时,可迅速导致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引起右心急性扩张,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出现相应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