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惊厥、呼吸、瞳孔等方面有不同表现,轻度预后良好,中重度可能留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需密切观察、及时转运治疗并遵循儿科护理原则,要考虑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意识改变
轻度:新生儿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肢体可出现颤动,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或增高,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稳,前囟平,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症状明显,2-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这是因为轻度缺氧缺血主要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导致神经功能的短暂失调。
中度: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可出现惊厥,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减弱,呼吸平稳或增快,症状在出生24-72小时内明显,约一周后逐渐恢复,但可能留有后遗症。此阶段缺氧缺血影响到了更广泛的神经细胞功能,导致神经传导和肌肉控制出现明显异常。
重度:昏迷,肌张力松软,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前囟张力增高,瞳孔不等大或对光反射消失,心率减慢,肢端凉,皮肤苍白或发花,常呈现去大脑状态,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重度缺氧缺血累及了大脑的多个重要功能区域,导致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生命体征也受到显著影响。
二、肌张力改变
增高:可见于轻度及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由于缺氧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异常,使得肌肉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例如在轻度时可能仅表现为肢体的轻度肌张力增高,而中度时可能更为明显,影响肢体的活动和姿势。
减低:常见于中度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时可表现为肌张力松软,婴儿肢体如同棉花样无力,活动受限,这是因为缺氧导致神经对肌肉的调控功能严重障碍,肌肉无法正常维持一定的张力。
三、原始反射异常
拥抱反射:轻度时拥抱反射活跃,中度时减弱,重度时消失。拥抱反射是新生儿特有的原始反射,其异常改变反映了大脑对神经反射调控的异常,与缺氧缺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相关。
吸吮反射:轻度时正常或稍活跃,中度时减弱,重度时消失。吸吮反射的异常同样体现了神经系统受缺氧缺血影响的程度,反映了口腔和吞咽神经调控功能的异常。
四、惊厥
表现形式:可为轻微的面部肌肉抽动、肢体的局部抽搐,也可为全身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惊厥的发生是由于缺氧缺血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惊厥较少见,中度及重度时较为常见,惊厥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频繁且持续时间长的惊厥会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发生时间:多在出生后12-24小时出现,少数可在2-3天后出现。这是因为缺氧缺血导致的脑内病理生理变化需要一定时间发展到足以引发惊厥的程度。
五、呼吸改变
中枢性呼吸衰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可出现,表现为呼吸节律不齐,如呼吸快慢不均、暂停等,是由于缺氧缺血累及了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调控功能严重障碍。
呼吸增快:轻度及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可能出现,是机体对缺氧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随着病情加重,呼吸可能会逐渐出现异常改变。
六、瞳孔改变
缩小:可见于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是由于神经反射的轻度异常导致瞳孔括约肌功能的轻微改变。
扩大:中度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可能出现,尤其是重度时可出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等,这是因为缺氧缺血导致眼部神经及相关结构受损,影响了瞳孔的正常调节功能。
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现上述症状的情况,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表现,及时进行相关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在护理方面,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持新生儿安静,减少刺激,注意保暖等。对于有相关症状的新生儿,应尽快转运至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因为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同时,要充分考虑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特点和病情发展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