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气道异物因异物吸入瞬间、嵌顿后及不同部位和年龄段表现各异,异物吸入瞬间有呛咳、呼吸困难等;异物嵌顿后有阵发性咳嗽、喘息等;气管异物有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支气管异物早期易被忽视、后期有炎症等表现;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有拒食烦躁等;学龄前儿童能表述部分症状但不准确、咳嗽多样易误诊。
一、症状表现
(一)异物吸入瞬间表现
1.呛咳:多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异物进入气管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可伴有憋气、面色发红或发绀等表现。这是因为异物刺激气管黏膜,引起气管的防御性反射。儿童由于气道相对狭窄,呛咳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不同年龄儿童对异物刺激的反应可能因气道发育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婴幼儿气道更窄,呛咳后可能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
2.呼吸困难:异物较小部分阻塞气道时,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吸气性喘鸣等。如果异物完全阻塞气道,会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儿童,如哮喘患儿,异物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加重呼吸困难程度,且病情变化可能更为复杂。
(二)异物嵌顿后表现
1.阵发性咳嗽:异物嵌顿在气道内,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可引起阵发性咳嗽,类似痉挛性咳嗽。这种咳嗽具有间歇性特点,当体位改变或异物位置稍有移动时,咳嗽可能会有变化。不同年龄儿童的阵发性咳嗽频率和强度可能不同,年幼儿童可能因为表达不清,主要通过咳嗽来提示气道异物情况。
2.喘息:异物导致气道部分阻塞,气体进出不畅,可出现喘息症状,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等。对于患有先天性气道畸形的儿童,异物吸入后喘息表现可能与原有气道病变叠加,使得喘息症状更难控制,且需要更仔细鉴别诊断。
二、不同异物部位的表现
(一)气管异物表现
1.刺激性咳嗽:异物在气管内,不断刺激气管黏膜,引起较为频繁的刺激性咳嗽,咳嗽时可伴有气管拍击音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咳嗽情况,但家长可观察到其咳嗽的异常表现,如咳嗽时身体前倾等试图缓解气道不适的动作。
2.呼吸困难:典型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三凹征),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绀。若异物长时间嵌顿在气管,会严重影响通气功能,导致缺氧进行性加重,对各个脏器功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肺基础疾病的儿童,这种缺氧的危害更为严重。
(二)支气管异物表现
1.早期表现:异物进入支气管初期,可能有轻微咳嗽、喘息等表现,易被忽视。比如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米等,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咳嗽,家长可能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对于有过敏史的儿童,可能将支气管异物的早期表现误判为过敏发作,从而延误诊断。
2.后期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异物刺激支气管黏膜可引起炎症反应,出现发热、咳痰等症状。如果是右侧支气管异物,因为右侧支气管较粗短且走向较直,异物更容易进入右侧支气管,此时可能出现右侧肺部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对于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支气管异物导致的后期表现可能被原发病掩盖,需要仔细排查。
三、不同年龄段的特殊表现
(一)婴幼儿
1.临床表现不典型: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往往以突然呛咳起病,随后可能很快出现呼吸困难、面色改变等。由于婴幼儿气道更狭窄,异物阻塞后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轻度呼吸困难发展为严重窒息。家长若发现婴幼儿在进食或玩耍时突然出现呛咳、面色异常等情况,需高度警惕支气管异物。
2.其他表现:可能出现拒食、烦躁不安等表现。因为气道异物导致呼吸不畅,婴幼儿可能在进食时因呼吸问题而拒绝进食,同时因为身体不适而表现出烦躁。对于有喂养困难病史的婴幼儿,支气管异物的表现可能更容易被忽视,需要结合喂养情况等综合判断。
(二)学龄前儿童
1.能表述部分症状:学龄前儿童可能会表述咽部不适、胸痛等,但表述往往不准确。他们可能会说喉咙里有东西,但无法明确具体位置和性质。此时需要家长和医生仔细询问病史,结合异物吸入史等进行判断。如果儿童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即使表述不清晰,也应考虑支气管异物的可能。
2.咳嗽特点:咳嗽表现相对多样化,可能有单声咳、阵发性咳等,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样表现,如咳嗽、咳痰、低热等,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经规范治疗效果不佳的学龄前儿童,要考虑到支气管异物的可能性,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