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有不同症状表现,意识改变分轻、中、重三度,肌张力有增高或减低情况,原始反射会异常,有多种发作形式的惊厥且多在出生后特定时间出现,呼吸可增快或减慢,前囟有张力增高或减低现象,临床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各项表现,早期处理以改善预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及有相关病史新生儿需加强监测评估与警惕。
一、意识改变
1.轻度:新生儿多表现为兴奋,如易激惹,对刺激反应过强等,意识轻度障碍,患儿神志清楚或轻度恍惚,肌张力正常或稍增高,拥抱反射稍活跃,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稳,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通常于24小时内症状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这是因为轻度缺氧缺血主要影响大脑皮层兴奋性相关区域,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使其在轻度损伤时以兴奋表现为主,其神经生理基础是大脑对轻度缺氧的代偿机制尚较完善。
2.中度:患儿意识嗜睡、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减弱,常有惊厥发作,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呼吸可能稍不规则,症状大多在1周内消失,部分患儿可能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中度缺氧缺血累及皮层下白质等区域,影响了意识调节相关神经结构及运动反射通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能力有限,较易遗留一定问题。
3.重度:意识昏迷,肌张力松软,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消失,惊厥频繁或呈持续状态,前囟张力增高,常伴有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及眼球固定等脑干症状,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重度缺氧缺血严重损伤大脑多个重要功能区域及脑干结构,新生儿自身修复能力难以应对如此严重损伤,导致预后极差。
二、肌张力改变
1.增高:多见于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由于大脑皮层对下级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减弱,导致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呈轻度屈曲状态,被动活动时阻力稍增加,这与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变,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调控失衡有关,新生儿此时神经传导通路尚在调整过程中。
2.减低:中度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较常见,中度时肌张力减低程度较轻,患儿肢体松软,但仍可引出原始反射;重度时肌张力显著减低,肢体松软似“摊软”状,几乎无自主运动,这是因为缺氧缺血严重影响了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相关神经传导束,导致肌肉失去正常神经支配张力。
三、原始反射异常
1.拥抱反射:轻度时拥抱反射活跃,表现为刺激后反射亢进;中度时拥抱反射减弱;重度时拥抱反射消失,这是因为拥抱反射是由皮层下中枢控制的原始反射,缺氧缺血影响了皮层下中枢及相关神经通路,导致反射异常。
2.吸吮反射:轻度时吸吮反射正常或稍活跃;中度时吸吮反射减弱;重度时吸吮反射消失,吸吮反射受大脑皮层及脑干相关神经结构调控,缺氧缺血累及这些结构则会导致反射异常,与新生儿口腔感觉及吞咽神经调控通路受损有关。
四、惊厥
1.发作形式:可为轻微型惊厥,如眼球转动、眨眼、咀嚼、呼吸不规则等;也可为多灶性惊厥,表现为肢体不同部位的抽搐;还可为全面性惊厥,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惊厥的发生是由于缺氧缺血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新生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神经元稳定性差,易出现异常放电。
2.发生时间:多在出生后12-24小时出现,少数可延迟至2-3天,惊厥的出现提示大脑损伤较严重,对预后有重要影响,频繁或持续惊厥会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五、呼吸改变
1.呼吸增快或减慢: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呼吸可稍增快,频率在40-60次/分左右;中度及重度时可出现呼吸减慢,甚至呼吸暂停,呼吸节律不规则,这是因为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缺氧缺血影响脑干呼吸中枢及相关神经传导,导致呼吸调控紊乱,新生儿呼吸中枢对缺氧缺血耐受性较差,易出现呼吸异常。
六、前囟改变
1.张力增高:中度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由于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前囟张力增高,表现为前囟饱满,触摸时有紧张感,这与脑组织水肿、体积增大有关,新生儿前囟未闭,对颅内压变化较敏感。
2.张力减低:一般较少见,多在重度缺氧缺血导致脑组织严重损伤、萎缩时出现,前囟张力减低,表现为前囟凹陷,提示颅内压降低及脑组织容积减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临床医生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表现,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以改善预后。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更不成熟,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更需加强监测和细致评估;对于有宫内窘迫等病史的新生儿,要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