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哪些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多种表现,意识改变分轻、中、重度,分别有不同症状;肌张力有增高和减低情况;原始反射如拥抱、吸吮反射有异常改变;有惊厥表现及不同意义;呼吸有中枢性呼吸衰竭、频率改变等情况;瞳孔有大小和对光反射改变;前囟有饱满和张力变化,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这些指标变化以评估病情、制定方案,对有高危因素新生儿加强监测。
一、意识改变
1.轻度: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症状往往较明显,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及下颏可出现颤动,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或增高,呼吸平稳,前囟平,一般预后较好。这是因为轻度缺氧缺血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轻度损伤时以兴奋症状为主,此阶段通过积极干预预后良好,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代偿能力等因素相关。
2.中度:出生24-72小时症状明显,意识模糊,嗜睡,出现惊厥,肌张力减退,肢体自发动作减少,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减弱,常有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缩小,前囟可稍饱满。中度缺氧缺血影响了神经系统更广泛的区域,导致意识状态、反射及肌张力等多方面异常,与缺氧缺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及范围有关,此阶段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3.重度:出生72小时或以上症状最明显,昏迷,深浅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不等大或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常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多伴有严重的惊厥及脑干症状。重度缺氧缺血对神经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广泛的损伤,神经细胞大量受损,预后较差,与缺氧缺血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往往会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肌张力改变
1.增高:多见于轻度和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由于缺氧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异常,引起肌肉紧张度增加。例如在轻度时,肢体及下颏颤动等表现就可能伴有肌张力轻度增高,这是神经系统对缺氧的一种应激性反应,但持续增高可能提示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对缺氧的敏感性有关,过高的肌张力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肢体活动及后续的运动发育。
2.减低: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较为常见,表现为肢体松软,自发动作减少,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减弱等。这是因为严重的缺氧缺血导致神经细胞大量坏死,神经传导功能严重障碍,肌肉失去神经的正常支配而张力降低,与缺氧缺血对神经肌肉接头及神经中枢的严重损伤相关,肌张力减低会影响新生儿的姿势和运动功能发育。
三、原始反射异常
1.拥抱反射:轻度时活跃,中度时减弱,重度时消失。拥抱反射是新生儿特有的原始反射,其异常改变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当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神经传导通路受损,拥抱反射的传导和表现就会出现相应变化,通过拥抱反射的评估可以辅助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阶段及缺氧缺血对反射弧的影响有关。
2.吸吮反射:中度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也是新生儿重要的原始反射,缺氧缺血影响了中枢对吸吮动作的调控,导致吸吮反射异常。该反射的改变有助于评估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与神经细胞受损影响反射中枢的功能相关,吸吮反射异常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喂养等情况。
四、惊厥
1.表现形式:可表现为轻微的面部肌肉抽动、肢体的震颤、强直性抽搐等。惊厥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之一,其发生机制与缺氧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有关。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惊厥较少见,多为局限性;中度和重度时惊厥较为常见,且可能为频繁的惊厥发作。惊厥的频繁发作会进一步加重脑损伤,与缺氧缺血对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结构的损伤密切相关,不同严重程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的发生频率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2.意义:惊厥提示神经系统损伤较为严重,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频繁的惊厥会导致脑氧耗增加,加重脑缺氧缺血状态,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控制惊厥发作,减少对脑的进一步损伤,这与惊厥对脑代谢和结构的影响有关。
五、呼吸改变
1.中枢性呼吸衰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常见,表现为呼吸节律不齐,如呼吸快慢不均、暂停等。这是因为缺氧缺血累及了呼吸中枢,导致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对缺氧缺血较为敏感,当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呼吸中枢受损会出现呼吸改变,呼吸改变又会进一步影响脑的氧供,加重病情,与呼吸中枢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缺氧缺血对其的损伤程度相关。
2.呼吸增快或减慢:轻度和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可能出现呼吸频率的改变,呼吸增快可能是机体对缺氧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如果持续增快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则提示病情加重;呼吸减慢也可能是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呼吸调节的表现。呼吸频率的异常改变反映了机体对缺氧缺血的应激及神经系统损伤的程度,与呼吸中枢及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功能状态有关。
六、瞳孔改变
1.大小改变: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可出现瞳孔不等大或固定,这是由于脑水肿等导致颅内压增高,压迫动眼神经等引起瞳孔调节功能障碍。新生儿颅内空间相对狭小,脑水肿对颅内压力的影响更为明显,瞳孔大小的改变是病情严重的标志之一,与颅内压增高及神经损伤影响瞳孔调节通路有关。
2.对光反射: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对光反射消失,提示视网膜及视神经传导通路或中枢视觉通路受损严重。对光反射的正常与否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特别是脑干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异常改变反映了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神经细胞受损影响反射弧的完整性相关。
七、前囟改变
1.饱满程度:中度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可能出现前囟饱满,这是因为缺氧缺血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前囟作为颅内压力的缓冲部位会出现饱满表现。新生儿前囟未闭,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更容易通过前囟表现出来,前囟饱满程度可以辅助判断颅内压情况及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脑水肿的程度及颅内压变化相关。
2.张力变化:脑水肿时前囟张力增高,提示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病情可能在进展。前囟张力的评估对于监测新生儿颅内情况非常重要,与脑水肿的发展及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有关,及时关注前囟张力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变化,因为不同表现反映了病情的不同严重程度,从而为评估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于有高危因素(如宫内窘迫、难产等)的新生儿,要加强监测,以便早期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并及时干预,最大程度保障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