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眼睛可通过远眺放松、做眼保健操、调整用眼环境、合理控制用眼时间来实现,不同人群在各方法上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儿童、老年人、眼部有疾病或特殊状况人群等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一、远眺放松
1.原理及方法:向远处眺望能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例如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选择视野开阔且距离适中的地方,如公园的草坪、远处的高楼等,持续眺望10-15分钟。因为远处的景物可刺激眼部睫状肌放松,缓解因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睫状肌痉挛,从而减轻眼疲劳。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在课间休息时尽量到教室外进行远眺;成年人可在工作间隙起身到窗边眺望。
2.特殊人群提示:儿童在进行远眺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在车辆较多等危险区域;老年人若有眼部基础疾病,如青光眼等,远眺时间不宜过长,需根据自身眼部耐受情况调整,防止因眼压波动等情况加重眼部不适。
二、眼保健操
1.原理及操作: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如睛明穴、四白穴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以睛明穴为例,用双手拇指按压两侧睛明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揉10-15次;再依次按摩其他穴位。不同年龄段人群操作时力度可适当调整,儿童操作时家长可在旁协助指导力度,避免用力过大损伤眼部;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感受适度调整按揉力度。
2.特殊人群提示:眼部有急性炎症等情况的人群不宜进行眼保健操,应先就医治疗;老年人若有关节炎等手部活动受限情况,可在他人协助下进行眼保健操,确保按摩穴位准确且力度适当。
三、调整用眼环境
1.光线要求:用眼环境的光线要适中,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加重眼疲劳。室内光线应避免直射眼睛,可使用台灯时选择无频闪、色温在4000-5000K左右的台灯,营造舒适的光线环境。对于不同生活场景,儿童学习时的书桌台灯要选择合适的,避免光线刺眼或昏暗;成年人工作时的办公环境光线要均匀分布。
2.特殊人群提示:患有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的人群对光线变化更为敏感,应根据自身病情调整用眼环境光线,必要时可佩戴特殊的滤光眼镜来改善光线条件;老年人视力逐渐下降,对光线的适应能力减弱,要特别注意用眼环境光线的调节,防止因光线问题加重眼疲劳。
四、合理控制用眼时间
1.时间规划:遵循20-20-20法则,即每连续用眼20分钟,就看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地方至少20秒。不同年龄人群用眼时间控制有所不同,儿童每天看电视、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且每隔2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成年人连续工作用眼时间也不宜过长,可每1-1.5小时安排5-10分钟的休息时间。
2.特殊人群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等有眼部并发症风险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用眼时间,因为长时间用眼可能会加速眼部病变进展;孕妇在孕期由于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眼部也易疲劳,要注意合理规划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导致眼部不适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