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注意事项

来源:民福康

为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需从饮食、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三方面注意:饮食要均衡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生活方式上要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儿童要注意饮食卫生多样、腹部保暖及合理用药;老年人要注重易消化饮食、合理用药、保持良好心态及适当运动;孕妇要注意饮食全面、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规律作息及谨慎用药。

一、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1.均衡营养摄入

保证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等)、蔬菜(西兰花、菠菜等)和水果(苹果、香蕉等)。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一般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建议为25-30克,不同年龄人群有差异,儿童可根据年龄适量摄入,例如5-10岁儿童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约15-20克左右。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能为肠道菌群提供营养底物,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过多的脂肪可能会改变肠道内环境,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会导致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辛辣食物的食用,如辣椒、芥末等。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破坏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例如,长期大量食用辛辣食物的人群,肠道炎症发生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进而影响肠道菌群的稳定。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会对肠道黏膜产生直接的损伤作用,还会影响肝脏的功能,间接干扰肠道菌群的正常代谢。长期酗酒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往往会降低,有害菌的比例相对升高。

二、生活方式方面的注意事项

1.适度运动

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有利于肠道菌群的平衡。一般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和时间可适当调整,例如老年人每周运动时间可根据身体状况适当减少,但也应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如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运动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也会对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生积极影响。

2.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而干扰肠道菌群的稳态。研究发现,长期熬夜的人群肠道菌群的组成会发生改变,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加。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肠道菌群处于发育阶段,相对脆弱。在饮食上要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多样性,避免儿童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和零食,因为加工食品往往含有较多的添加剂和不健康的成分,可能会破坏儿童肠道菌群的平衡。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腹部保暖,避免腹部着凉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会破坏肠道有益菌,如需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并可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益生菌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2.老年人

老年人肠道功能逐渐衰退,肠道菌群也会发生变化。饮食上要注重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慢性疾病,在用药方面要特别注意,很多药物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如一些质子泵抑制剂等。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变化也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状态。同时,老年人应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等,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和菌群平衡。

3.孕妇

孕妇的肠道菌群状态会影响自身健康和胎儿的发育。饮食上要注意营养的全面性,增加富含益生菌食物的摄入,如酸奶等,但要注意选择无添加糖的酸奶。孕妇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某些化学污染物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干扰肠道菌群。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孕期用药也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阅读全文

得了肠道菌群失调症咋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得了肠道菌群失调症,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注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以免体液不足以及酸碱平衡紊乱。日常合理饮食,积极补充营养,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肠胃蠕动,比如韭菜、生菜等。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止泻药、微生态制剂、抗菌药物等调节肠道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病因?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可能与药物因素、饮食习惯、肠道动力异常等因素有关。 1、药物因素 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或抗肿瘤药物,可能会促进或抑制部分肠道菌群生长,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 2、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3
胃肠功能紊乱需要几天能恢复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一般7-15天能恢复。 急性胃肠炎导致患者的胃肠黏膜出现病变,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时,病程相对较短,经过规范治疗后,通常7天左右可以恢复正常的胃肠蠕动功能。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症等原因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时,属于慢性病变,需要经过长时间调理才能恢复正常,大约需要15天。 患者平时需要保证饮
大便白色絮状物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大便出现白色絮状物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异常现象,如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等。 1.结肠炎 当肠道发生炎症,如结肠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肠道黏膜的损伤和渗出增加,一些坏死的黏膜组织可能会混合在大便中,形成白色絮状物。炎症还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异常。此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处理,能够切除病变
最近经常放屁能否吃益生菌调理肠胃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最近经常放屁能否吃益生菌调理肠胃,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益生菌属于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维护肠道健康。如果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可能会导致食物不能有效分解,产生过多气体,从而引发放屁增多。所以,如果经常放屁和肠道菌群失调症有关,可以遵医嘱适当补充益生菌。此外,如果是饮食过多导致的经
肠胃菌群调理吃什么药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肠胃菌群调理一般可以吃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药物。 1、乳酸菌 乳酸菌是益生菌中的一种类型,适当食用有利于调节肠胃菌群、维持肠道健康,对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2、地衣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也是一种益生菌,其通过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和生长因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维护肠道健
调理肠胃的益生菌是什么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调理肠胃的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 1、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益生菌,能够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胃肠道内环境。 2、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可以和其他厌氧菌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菌侵袭。同时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3、地衣芽孢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症状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人类肠道是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且以细菌为主。正常的肠道内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某些肠道疾病等可影响其动态平衡,可造成平衡失调,造成的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主要可出现腹泻,也可伴腹胀、腹痛及一系列腹部不适感。长期的腹泻又可加重肠道菌群失调,二者互为因果,会相互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症怎么能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道菌群失调症要做全身支持治疗,经过肌注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也可试用注射转移因子。病因治疗,如由于巨结肠,胆囊炎造成的肠球菌过度繁殖;维生素缺乏造成的肠球菌减少或消失;小肠蠕动过快而造成的酵母菌过多等,须先除去病因,然后再扶持正常菌群。调整菌群治疗,可以经过饮食调整、抗菌药物、益生菌制剂、益生元
肠道菌群失调症该怎么办最好?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可以选择用抗菌药物和饮食调整治疗。抗菌药物:根据菌群分析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及抑制过度繁殖的细菌,因此间接扶植肠道繁殖不足的细菌。此外还可采用广谱抗菌药物将肠道细菌大多数消灭,然后再灌入正常肠道菌群的菌液以使其恢复;饮食调整:发酵性腹泻应限制碳水化合物,腐败性腹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免疫力比较低下或者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引起肠道内的有益菌大量的被杀死,一些耐药菌或是条件致病菌趁机繁殖,造成肠道原本的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调,从而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患者会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引起顽固性的腹泻,造成身体消瘦,甚至出现慢性腹泻造成电解质紊乱。
肠道菌群失调症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腹泻,腹痛,呕吐,消化不良,消瘦或者出现发烧。当持续性腹泻,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纠正治疗,还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的表现。首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诊断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