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常见原因和预防方法有哪些
癌症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部分癌症具遗传易感性,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与相关癌症关联)、环境因素(化学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亚硝酸盐等,物理致癌因素如紫外线、电离辐射等,生物致癌因素如HPV、HBV、HCV感染等)、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等);预防方法有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环境致癌因素暴露(减少化学物质接触、防护紫外线照射、预防病毒感染)、定期体检筛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特殊人群也有相应健康关注要点
一、癌症常见原因
(一)遗传因素
部分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患癌风险,例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这类基因的突变可从亲代遗传给子代,使子代携带突变基因后患癌概率显著高于常人,有相关研究表明,携带BRCA1/BRCA2突变基因的女性,一生患乳腺癌的风险可高达50%-80%,患卵巢癌的风险也明显升高。
(二)环境因素
1.化学致癌物质: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引发癌症,如苯并芘存在于汽车尾气、烟熏烧烤食物中,长期吸入或食用含有苯并芘的物质会增加肺癌、胃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亚硝酸盐常见于腌制食品中,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与食管癌、胃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2.物理致癌因素:紫外线过度照射可导致皮肤癌,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可引起白血病、肺癌等,有研究显示,长期从事放射工作且无良好防护措施的人员,患白血病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数倍。
3.生物致癌因素:某些病毒感染与癌症发生相关,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联,全球约一半的肝癌患者与HBV感染有关。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吸烟是肺癌等多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吸烟人群患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人群高10-20倍,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患癌风险越高。
2.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增加食管癌、肝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乙醛具有致癌性,会损伤细胞DNA,影响细胞的正常修复和增殖,从而增加患癌几率。
3.不合理饮食:高脂肪、高盐、低纤维饮食是结肠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脂肪饮食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多种不良影响,增加乳腺癌等癌症风险;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创造条件,进而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影响肠道蠕动,使肠道内致癌物质停留时间延长,增加结肠癌发生风险。
4.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进而影响身体对癌细胞的监视和清除能力,增加患癌风险,有研究表明,坚持适量运动的人群患癌概率比长期久坐不动的人群低约30%。
二、癌症预防方法
(一)改善生活方式
1.戒烟限酒:戒烟是降低癌症风险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同时应尽量减少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盐、腌制、烟熏食物的摄入。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00克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3.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
(二)避免环境致癌因素暴露
1.减少化学物质接触:在工作中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的人群,应严格按照职业防护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接触汽车尾气、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害物质,新装修的房屋应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再入住。
2.防护紫外线照射: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佩戴太阳镜、穿防晒衣等,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尤其是在紫外线辐射较强的时间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
3.预防病毒感染: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相关癌症的有效方法,如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对于HBV、HCV感染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相应疫苗,并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三)定期体检筛查
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等应定期进行癌症筛查。例如,女性40岁以上应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或乳腺超声检查筛查乳腺癌;50岁以上应进行结肠镜检查筛查结肠癌;40岁以上有吸烟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肺癌等。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增加患癌风险。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平衡,降低癌症发生几率。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应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和定期体检;女性在不同生理期和孕期等特殊阶段,要关注自身健康,如孕期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和有害物质接触;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除了做好上述预防措施外,应更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进行相关癌症的筛查,且在面对家族遗传风险时要保持理性心态,积极配合医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