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常见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出汗、饥饿等)和神经缺糖症状(认知障碍等),儿童低血糖哭闹易激惹、神经缺糖症状现早,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多为神经缺糖症状,糖尿病患者有无症状性低血糖需警惕,低血糖不及时处理有严重后果,有低血糖风险人群要密切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合理安排治疗,儿童需合理喂养,老年人需家人帮助监测且备糖果,出现疑似症状要测血糖并升血糖。
不同人群低血糖症状的特点
儿童:儿童低血糖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易激惹,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对血糖变化更为敏感。而且儿童低血糖时神经缺糖症状出现较早,可能很快就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搐等情况,这与儿童的大脑对能量需求高且储备能力差有关。
老年人: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老年人可能没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而是直接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神经缺糖症状。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存在减退,对血糖变化的感知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的脑功能储备较差,轻微的血糖降低就可能导致脑功能异常。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由于自身存在糖代谢紊乱,且可能使用降糖药物等,其症状可能与非糖尿病患者有所不同。有些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时,虽然血糖低于正常范围,但可能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这被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这与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自主神经病变有关,需要特别警惕,因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为严重低血糖甚至昏迷。
低血糖的相关风险及应对提示
低血糖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脑损伤、心肌梗死等。对于有低血糖风险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等,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在生活方式方面,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避免过度节食、过量运动或降糖药物使用不当等情况。对于儿童低血糖,家长应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避免儿童长时间饥饿。老年人则需要家人帮助监测血糖,了解其血糖变化情况,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糖果等以备不时之需,当出现疑似低血糖症状时,应尽快检测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血糖,如口服含糖食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