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白血病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骨关节疼痛等表现,发热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婴幼儿发热表现不典型;贫血因红细胞生成减少致面色苍白等,女孩需关注营养补充;出血倾向因血小板生成少或功能异常致皮肤瘀斑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骨关节疼痛因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骨质刺激神经,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者需重点排查
一、发热
1.表现及原理:小儿急性白血病早期常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或高热。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从而引发发热。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在白血病状态下更易受病菌侵袭,常见的致病菌如细菌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
2.年龄因素影响: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发热时可能表现不典型,需更密切观察,如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吃奶差等非典型发热表现,而较大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明确的体温升高主诉。
二、贫血
1.表现及原理: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贫血表现。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使得红细胞生成减少。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氧气需求相对较高,贫血时更易出现上述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贫血可能逐渐加重。
2.性别差异影响:一般来说性别对贫血表现本身无明显差异,但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女孩可能因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等因素需额外关注营养补充以改善贫血状况。
三、出血倾向
1.表现及原理: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使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儿童皮肤相对娇嫩,容易出现瘀点瘀斑,鼻出血和牙龈出血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刷牙或轻微碰撞后更易发生。
2.生活方式影响:若儿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搔抓皮肤等,可能会加重出血倾向,所以需引导儿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等。
四、骨关节疼痛
1.表现及原理:部分患儿会出现骨关节疼痛,尤其是下肢骨骼疼痛较为常见。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及骨质,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代谢活跃,白血病细胞浸润时更易引发疼痛不适。
2.病史相关影响:若既往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家族史等,儿童患小儿急性白血病出现骨关节疼痛的可能性需重点关注,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