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8569次浏览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也称之为“肛漏”。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瘢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那么,肛瘘是如何形成的呢?
1.感染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多在肛门外,因脓液不断引流而不愈。
2.局部刺激
由于肛窦炎、肛乳头炎等肛肠病的刺激,常并发肛窦炎、肛乳头炎,导致脓性物增多,引流不畅。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外部破溃口和切口也缩小,腔壁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即成瘘管。
3.医源性因素
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均可导致肛瘘。
4.其他
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特异性炎症、恶性肿瘤、肛管外伤感染也可导致肛瘘,但较为少见。
总之,肛瘘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感染、局部刺激、医源性因素等有关。肛瘘一旦形成,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