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症状
脑梗死急性期症状多样,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轻至中度嗜睡、重度昏迷)以及头痛、呕吐(多因颅内压升高、血管痉挛等致搏动性或胀痛及喷射性呕吐,高血压未控者更明显)。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常见的有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情况。例如,患者原本能正常用手拿取物品,发病后却无法握住,行走时步态蹒跚、偏斜。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大脑对肢体运动的调控区域,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神经传导受阻。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基础疾病相对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条件较差,更容易发生脑梗死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而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血管受损程度可能更严重,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感觉障碍:表现为一侧面部、肢体的感觉减退或异常,如麻木、刺痛等。部分患者会感觉面部或肢体有异物感,但实际并无明显刺激。感觉障碍是由于脑部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影响了对感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其神经本身可能已经存在病变基础,发生脑梗死时更易出现感觉障碍且恢复相对困难,因为高血糖环境会损伤神经纤维,进一步影响感觉功能的恢复。
言语功能障碍:包括失语和构音障碍。失语可表现为运动性失语(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能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听不懂别人说话)等;构音障碍则是说话不清,发音困难。这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或其传导通路受到脑梗死影响,导致语言相关的神经功能异常。在老年女性中,如果本身存在脑血管狭窄等潜在问题,发生脑梗死引发言语功能障碍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且女性在照顾家庭等过程中,心理压力等因素也可能对康复产生一定影响。
意识障碍
轻至中度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嗜睡,即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但可被唤醒,唤醒后能进行简单应答,但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重度脑梗死患者可出现昏迷,表现为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意识完全丧失。意识障碍的发生是由于脑梗死病变累及了脑干网状结构等与意识维持相关的部位,影响了大脑的觉醒状态。对于有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可能较差,发生脑梗死时更易出现较严重的意识障碍。而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本身机体氧供就可能不足,脑梗死时更易导致意识障碍加重。
头痛、呕吐
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头痛,多为搏动性头痛或胀痛,可能与颅内压升高、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同时,可伴有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了呕吐中枢。对于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脑梗死时更易出现颅内压升高,从而导致头痛、呕吐症状较明显。因为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压力增加,脑梗死时进一步加重局部水肿等情况,引发颅内压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