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能检查出来吗
脑梗死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管检查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中头颅CT发病24-48小时可见低密度灶,头颅MRI早期诊断价值高;血管检查有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的颈动脉超声、检测颅内动脉情况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金标准脑血管造影;血液检查包含了解感染等情况的血常规、评估凝血状态的凝血功能检查、了解血脂血糖水平的血脂血糖检查,不同检查有各自特点及对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是脑梗死常用的检查方法,发病后24-48小时内可见低密度梗死灶,能快速筛选脑梗死患者,可排除脑出血等类似疾病,对于发病早期的脑梗死具有重要的初步诊断价值,能清晰显示脑部解剖结构及有无出血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进行,生活方式一般不影响头颅CT检查,但若有金属植入物等病史需提前告知医生。
2.头颅MRI: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高于CT,发病数小时内即可发现缺血灶,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细微结构变化,包括脑干、小脑等部位的梗死灶也能较好显示,对于年龄较大、有特殊病史(如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影响造影剂使用的情况)的患者需谨慎评估,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进行MRI检查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二、血管检查
1.颈动脉超声:可初步评估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情况、斑块形成等,对于脑梗死中由颈动脉狭窄等原因导致的情况有一定的筛查作用,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检查,生活方式中吸烟、高脂饮食等可能影响颈动脉超声结果,有颈部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需告知医生以便准确判断。
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能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等情况,有助于发现颅内血管的狭窄、痉挛等异常,对于有头痛、头晕等可能与脑供血不足相关症状的脑梗死高危人群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TCD检查需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狭窄或闭塞部位等,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提示有严重脑血管病变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时考虑,不同年龄患者进行DSA检查的风险评估不同,有出血倾向等病史的患者禁忌进行该检查。
三、血液检查
1.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感染等情况,部分脑梗死患者可能存在白细胞计数等的变化,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血常规结果的正常范围有一定差异,生活方式中近期有无感染等情况会影响血常规结果,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血常规结果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脑梗死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对于需要使用抗凝等药物治疗的患者至关重要,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凝血功能可能有生理性变化,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等患者凝血功能检查结果需谨慎解读。
3.血脂、血糖检查: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血糖异常(高血糖或低血糖)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通过检查可了解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不同年龄人群血脂、血糖的正常范围不同,生活方式中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糖尿病病史等都会影响血脂、血糖检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