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症状有哪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阶段症状有差异,慢性期有乏力疲倦、消瘦盗汗、左上腹不适等;加速期有发热、贫血加重、出血倾向;急变期类似急性白血病,有更严重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
一、慢性期症状
1.全身症状
乏力、疲倦:患者常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容易疲倦,这是因为骨髓内白血病细胞增殖,正常造血受到抑制,导致身体代谢功能紊乱,能量供应不足。一般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更易察觉到这种持续的乏力感,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比如原本能跑能跳的孩子现在玩耍后很快就疲惫不堪。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但这并非特异性表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消瘦、盗汗:部分患者会出现体重逐渐减轻,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盗汗)。消瘦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增殖消耗过多营养物质,而正常造血功能受影响又导致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营养,从而出现体重下降;盗汗可能与白血病细胞产生的某些细胞因子影响体温调节有关。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出现消瘦、盗汗等症状时更需要警惕是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2.脾脏肿大相关症状
左上腹不适:脾脏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受累器官,脾脏肿大时患者可感到左上腹有胀满、沉重或隐痛等不适感觉。随着脾脏增大,这种不适感可能会更明显,当脾脏发生梗死等并发症时,疼痛会加剧。儿童患者脾脏肿大可能在腹部体检时被发现,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可能会观察到孩子腹部有异常隆起或在就医做腹部超声时发现脾脏增大。
二、加速期症状
1.发热: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也可更高。发热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合并感染。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发热时可能伴随精神萎靡等症状,而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更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基础疾病引起的发热相混淆。生活方式不良、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人群在加速期更易出现发热且感染不易控制。
2.贫血加重: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加重。这是因为骨髓中白血病细胞过度增殖,进一步抑制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携氧能力降低。女性患者可能在加速期贫血症状加重时更明显地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因为贫血会影响内分泌系统。
3.出血倾向:皮肤出现瘀点、瘀斑,鼻衄、牙龈出血等。这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所致。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破坏了巨核细胞,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白血病细胞释放的一些物质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有基础病史如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患者在加速期出血倾向可能更严重。
三、急变期症状
急变期症状类似急性白血病,会出现更严重的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如严重的面色苍白、广泛的皮肤黏膜出血、持续高热且难以控制感染等。此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不同年龄患者急变期的表现可能因身体基础状况不同而有差异,儿童患者急变期可能更易出现神经系统浸润相关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因为儿童血-脑屏障相对不完善,白血病细胞更易浸润中枢神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