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甘油三酯和高脂血症不一样,高脂血症包含多种类型,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其一种具体类型;发病机制上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对两者影响有别;对健康影响及临床意义不同,高脂血症增动脉粥样硬化等风险,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致急性胰腺炎等,临床诊断治疗监测有差异,特殊人群干预等也不同。
高脂血症是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异常升高的一类疾病,它包含了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混合性高脂血症等多种类型。而高甘油三酯血症单纯指的是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高脂血症的其中一种具体类型。例如,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是空腹状态下血清总胆固醇(TC)>5.2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ol/L等情况,当仅出现甘油三酯升高,其他指标正常时,属于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就是高脂血症中的一种亚型。
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生活方式方面:高脂血症整体的发病与多种生活方式因素相关,比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都可能引发。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来说,过度摄入富含糖类的食物(如大量饮用含糖饮料、过多食用精米白面等)会使甘油三酯合成增加,进而导致其水平升高;而高脂血症中高胆固醇血症往往与过多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像动物内脏、蛋黄等)关系更密切。以年龄因素为例,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代谢功能逐渐减退,无论是高甘油三酯血症还是其他类型的高脂血症发生率都会升高。在性别方面,绝经后的女性相较于同龄男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更容易出现高脂血症,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率也可能相对较高。有相关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群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而在女性绝经后,其血脂异常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病史方面: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发生高脂血症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较高,因为糖尿病会影响机体的代谢调节,导致脂质代谢紊乱;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的患者,由于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脂质的代谢清除,也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其中甘油三酯往往会升高。
对健康影响及临床意义
两者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具体表现有所不同。高脂血症整体上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进而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而高甘油三酯血症除了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外,严重升高的甘油三酯还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等急症。例如,当甘油三酯水平极高(如>11.3mmol/L)时,就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这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对独特的严重并发症表现。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对于高脂血症需要综合评估各项血脂指标,而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除了关注甘油三酯水平外,还需警惕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患有糖尿病且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上需要更加严格,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糖类和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运动等来控制血脂,因为这类人群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对于绝经后的女性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除了常规的生活方式调整外,可能还需要更密切地监测心血管指标,因为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已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