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最危险的并发症
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各有不同原因与危害。肺部感染常因误吸、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等引发,可致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呼吸衰竭,增加死亡风险;脑水肿与脑疝由脑组织缺血缺氧致脑水肿,严重时引发,脑疝压迫脑干可迅速危及生命;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因肢体活动障碍、血液凝固性增加等引起,肺栓塞可致猝死;应激性溃疡因机体应激致胃黏膜受损,可引发消化道出血致休克。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并发症风险高,用药需谨慎;儿童病情变化迅速,治疗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有慢性病史者原有疾病可能加重,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并预防治疗并发症。
一、肺部感染
1.原因:脑梗死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导致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容物误吸,引发肺部感染;长期卧床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易滋生细菌,也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且老年人及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者,本身肺功能较差,更易发生肺部感染。
2.危害: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严重时引起呼吸衰竭,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研究表明,肺部感染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大面积脑梗死或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中发生率更高。
二、脑水肿与脑疝
1.原因:脑梗死发生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当脑水肿严重时,颅内压力升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形成脑疝。大面积脑梗死或发病急骤的患者更容易出现。
2.危害:脑疝是极其危险的情况,可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导致呼吸、循环中枢受损,迅速危及生命。若不及时处理,死亡率极高。
三、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1.原因:脑梗死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同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形成深静脉血栓。特别是肥胖、高龄以及既往有血栓形成病史的患者风险更高。
2.危害: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肺栓塞可引起急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四、应激性溃疡
1.原因:脑梗死发生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使胃黏膜血管收缩,黏膜缺血;同时,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引发应激性溃疡。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伴有意识障碍或既往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2.危害:应激性溃疡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大量出血时可引起休克,增加患者病死率。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脑梗死发生后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应加强护理,如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及时发现脑水肿等并发症。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时需谨慎,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2.儿童:儿童脑梗死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生理特点,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异常等。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3.有慢性病史者:如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等患者,本身基础健康状况较差,脑梗死发生后,原有疾病可能加重,进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应积极控制原发病,同时针对脑梗死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疗。例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