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糖对人体多系统有损害,对血管系统可致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对神经系统可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对眼部可致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对肾脏可致糖尿病肾病;对免疫系统可抑制其功能致人体易感染,且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受影响表现有差异
一、对血管系统的损害
高血糖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例如,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糖)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为高血糖会影响脂质代谢,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高血糖对血管系统的损害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加明显,因为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就逐渐下降,高血糖会进一步加速血管病变进程;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在高血糖影响下血管病变发展相对更快。
二、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1.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纤维,导致患者出现手足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症状。研究发现,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多元醇途径激活等机制会损害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高血糖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高血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可能会逐渐加重,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导致行走困难等。
2.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还可累及自主神经,引起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功能紊乱。例如,可出现心率失常、胃排空延迟、排尿困难等症状。在特殊人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病变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老年人本身神经调节功能就有所减退,高血糖进一步加重了神经的损伤。
三、对眼部的危害
高血糖会影响眼部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结构。长期高血糖可使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白内障的发生风险增加。对于视网膜,高血糖会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高血糖对眼部的影响程度不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眼部病变可能会较早出现且进展较快;而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眼部结构已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高血糖会加速眼部病变的发展。
四、对肾脏的危害
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尿中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肾衰竭。高血糖引起肾脏病变的机制包括肾小球高滤过、炎症反应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蛋白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患者,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更为严重,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严格控制血糖等指标。
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高血糖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例如,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在高血糖影响下免疫系统受损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本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高血糖时更容易遭受感染,且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高血糖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会使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