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萎缩晚期的症状
老年人脑萎缩晚期症状多样,涵盖认知、行为精神、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全面性痴呆、定向力障碍、计算力下降;行为和精神症状包括人格改变、幻觉妄想、行为异常;运动功能障碍有平衡失调、肢体运动障碍、吞咽困难;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体现在自我照顾困难与大小便失禁。对这类患者,家人和护理人员需给予悉心关怀与照料。
一、认知功能障碍
1.痴呆:老年人脑萎缩晚期,大脑神经细胞大量减少,神经递质紊乱,导致认知功能严重衰退。患者常出现全面性痴呆,记忆力显著减退,不仅近期记忆受损,远期记忆也逐渐丧失,如不记得自己子女的名字、过去居住的地方等。同时,语言功能明显障碍,表达含糊不清,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话语也变得困难。
2.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出现严重问题。患者可能不知道当前的年份、月份,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在熟悉的环境中也会迷路,无法找到自己的房间或卫生间;不认识朝夕相处的家人,把亲人错认为其他人。
3.计算力下降:简单的数学计算变得极为困难,如无法计算买菜找零等日常生活中的算术问题,这是因为脑萎缩影响了大脑处理数字信息和逻辑运算的区域。
二、行为和精神症状
1.人格改变:原本温和友善的老人可能变得冷漠、自私,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关心,对家人的情感交流也减少。部分老人性格可能变得暴躁易怒,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情绪控制能力严重下降。
2.幻觉和妄想:有些患者会出现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人或物体,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妄想也较为常见,可能无端怀疑家人偷自己的东西,或者坚信自己被他人迫害等。这些症状与大脑皮质功能受损,对信息的整合和判断出现偏差有关。
3.行为异常:表现出无目的的徘徊、反复做同一件无意义的事情,如反复开关门、整理物品等。部分老人还可能出现刻板动作,如反复搓手、摇头等。
三、运动功能障碍
1.平衡失调:脑萎缩影响了小脑等与平衡调节相关的脑区,导致老人行走时步态不稳,容易摔倒。站立时身体也会摇晃,难以维持正常的直立姿势,这大大增加了骨折等意外受伤的风险。
2.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肢体变得僵硬,活动不灵活,精细动作难以完成,如系扣子、写字等变得困难。肌肉力量也可能逐渐减弱,上下楼梯、从椅子上站起等动作变得吃力。
3.吞咽困难:支配吞咽的肌肉和神经功能受影响,导致吞咽动作不协调。患者进食时容易呛咳,食物可能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四、日常生活能力丧失
1.自我照顾困难:穿衣、洗漱、洗澡等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都无法独立完成。需要他人协助穿衣,不知道如何搭配衣物;洗澡时可能无法正确使用洗浴用品,或者无法自主完成清洗动作。
2.大小便失禁:大脑对膀胱和直肠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下降,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尿,给护理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也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
温馨提示:对于老年人脑萎缩晚期患者,家人和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怀。由于患者认知和行为功能严重受损,可能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尽量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在照顾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方面,要注意环境安全,移除可能导致摔倒的障碍物,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等。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于吞咽的食物,如糊状食物,避免发生呛咳。同时,由于患者大小便失禁,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更换尿布或床单,防止褥疮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