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临终前的症状是什么
脑梗死病人临终前是多系统功能衰竭的表现,神经系统有意识状态改变、瞳孔变化、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呼吸系统有呼吸节律异常、呼吸困难;循环系统有血压波动、心率异常;还有体温异常、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症状,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并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及人文关怀,不同患者临终前具体症状有差异但总体是多系统功能衰竭综合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状态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深度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这是因为脑梗死导致大脑广泛受损,尤其是脑干等重要结构受累,影响了意识维持的神经机制。例如,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受损,使得患者无法保持清醒状态。
瞳孔变化:双侧瞳孔可能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这是由于脑疝形成,压迫动眼神经等,导致瞳孔调节功能丧失。脑疝是脑梗死严重并发症之一,当颅内压力不均衡时,脑组织移位压迫相关神经结构,进而出现瞳孔改变。
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原本瘫痪的肢体可能完全不能活动,肌肉张力极度低下,呈现软瘫状态。这是因为脑部病变进一步恶化,影响了运动传导通路和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导致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节律异常:可能出现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叹息样呼吸等。这是由于脑干呼吸中枢受到病变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节律调节功能紊乱所致。例如,脑桥上部病变可引起潮式呼吸,延髓病变可导致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严重异常。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浅快、费力,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这是因为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影响,脑梗死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进而影响呼吸功能,或者脑部病变直接累及呼吸相关的神经肌肉,导致呼吸肌无力等情况。
循环系统症状:
血压波动:血压可能出现严重波动,可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低于正常范围。这是因为心血管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脑梗死累及脑干等调节血压的重要部位,使得血压失去稳定的调节机制。例如,延髓心血管中枢受损,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管的收缩舒张,导致血压不稳定。
心率异常:心率可能过快或过慢,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这是由于心脏的神经调节受到脑梗死的影响,脑部病变波及心脏自主神经调节中枢,使得心脏的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比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失衡,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等。
其他症状:
体温异常:可能出现体温不升或高热。体温不升往往提示机体代谢极低,多器官功能严重衰竭;高热可能是由于中枢性发热,即脑部病变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紊乱,也可能是合并感染等原因。例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会使体温失去正常的调控,出现体温异常波动。
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这是因为应激性溃疡等原因,脑梗死患者在临终前常出现应激状态,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糜烂,引发出血。例如,脑部病变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黏膜缺血,进而发生溃疡和出血。
对于脑梗死临终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支持对症处理,同时要注重对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在患者生命末期尽量提高其舒适度,满足其生理和心理需求。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临终前的具体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是多系统功能衰竭的综合表现。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终前症状可能更为复杂;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在呼吸、循环等系统表现出更严重的功能障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