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期脑梗死的表现是什么
脑梗死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言语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眼部表现等多方面异常。神经功能缺损有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肌张力改变)和感觉功能障碍(偏身感觉减退、感觉异常);言语功能障碍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和感觉性失语(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混乱、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含义);认知功能障碍有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眼部表现有视野缺损和眼球运动障碍,不同人群在各表现上有相应特点。
一、神经功能缺损表现
1.运动功能障碍:
偏瘫:是急性早期脑梗死常见的运动表现,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对侧肢体的运动神经传导受损,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不能正常活动,如持物不稳、行走时下肢拖地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儿童相对少见脑梗死,但若发生,运动障碍表现也符合神经传导受损导致的相应肢体活动异常情况。男性和女性在运动功能障碍上无本质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者可能在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相对更慢。
肌张力改变:早期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腱反射减弱等;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发紧、被动活动阻力增加等。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基础,可能肌张力异常的表现更易出现且程度可能相对较重。
2.感觉功能障碍:
偏身感觉减退:患者可出现对侧身体的感觉异常,如痛觉、温度觉、触觉减退等。例如用针轻刺患者对侧皮肤,患者感觉不如正常侧敏感。年龄较大者由于感觉神经功能本身可能有一定退化,脑梗死时感觉障碍可能相对更明显;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本身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基础,脑梗死时感觉障碍可能叠加,症状更复杂。
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觉过敏,如对正常强度的刺激感觉过于强烈,或出现麻木感、蚁走感等异常感觉。女性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若有相关病史,感觉异常可能在情绪等因素影响下有不同表现。
二、言语功能障碍
1.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只能说出个别单字,言语费力。不同年龄段患者,儿童发生脑梗死导致运动性失语极少见,主要见于成人。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脑血管病变风险高,发生运动性失语的概率相对增加;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遗传因素可能使其更易出现此类言语障碍。
2.感觉性失语:患者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混乱,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的含义。年龄较大者脑功能储备相对较弱,发生感觉性失语后恢复可能相对困难;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脑血管病变导致感觉性失语的风险增加。
三、认知功能障碍
1.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难以集中精力关注某一事物,在急性早期可能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降低,容易被外界干扰。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从事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但突然发生脑梗死的人群,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可能更明显;儿童脑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相对罕见,若发生,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可能与脑部神经发育及病变影响有关。
2.记忆力减退:近期记忆力可能首先受到影响,患者对刚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老年人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记忆力减退,脑梗死时记忆力减退可能加重;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等患者,脑梗死可能诱发或加重记忆力减退的表现。
四、眼部表现
1.视野缺损:可出现偏盲等视野异常情况,如一侧眼睛的视野范围部分缺失。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脑梗死导致视野缺损极为少见,主要见于成人。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导致视野缺损的风险较高;女性若有雌激素水平相关的血管调节异常等因素,在脑梗死时视野缺损表现可能有一定特点。
2.眼球运动障碍:可能出现眼球活动不灵活,如双眼不能向某一方向顺利转动等。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系统疾病的患者,血管病变累及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相关区域时,更易出现眼球运动障碍;长期大量饮酒者,可能因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影响神经功能,增加眼球运动障碍的发生风险。



